分享

安徽打造县域医共体升级版 2020年实现县(市)全覆盖

 laurel.89 2019-06-27

2019年06月27日 06:26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铜陵市召开综合医改试点典型经验新闻发布会。包括我省在内的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卫生健康委现场介绍经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正以“两包三单六贯通”为建设路径,今年在37个县(市)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0年全省县(市)全覆盖,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县域医共体建设,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实行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前4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医共体内涵,是医共体建设的3.0版。通过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深度整合,有效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在发布会上表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如何打造?陶仪声阐释“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即在医保基金打包预付的同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预付,促进医共体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上更加密切;建立三个清单,明确政府办医责任,明确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医共体外部治理综合监管责任,促进医共体在责、权、利关系上更加明晰;围绕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6个关键环节发力,促进医共体在运行效果上更加惠民。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看得上县级专家,常见病、多发病和小手术能得到解决,常用药物有效供应保障,上下转诊顺畅,公共卫生服务优化,群众看病报得多、少花钱。

在县域推行紧密型医共体,在城市则试点打造紧密型医联体。铜陵市构建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新网络,由铜陵市立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服务联合体,在责任、利益、管理上建立共同体,以做实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小切口”,驱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动作”,并建立“公卫+医疗”跨部门协同机制,初步构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芜湖、马鞍山、蚌埠,将进一步完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城市分级诊疗“安徽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安徽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切实发挥了“先遣队”和“排头兵”的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来源:安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