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磁共振(MR)做为一项较新的辅助检测手段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临床医生想要更多地了解MR,他们不想也不愿意仅凭MR室的一份报告了解患者的MR检查情况,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MR分析图像的基础。 首先要讲的是,超声分析的是回声,X线和CT分析的是密度,而MR分析的是信号,知道这一点对了解MR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磁共振的简单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要想细讲很复杂,但要正确分析图像,原理又必须知道,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原理。 我们都学过物理,电流产生磁场是众所周知的,将物体置于一个强磁场中,那么物体本身呈不规则运动的原子将沿着主磁场的方向旋进(解),当我们将主磁场撤掉,原子将逐渐恢复其原来的运动方向。 那我们MR就利用了原子的这一特点,发射一个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解)的射频脉冲,使质子吸收能量,从相对静止的水平跃迁到高能水平,当脉冲停止发射,我们在质子能量衰减的过程中接收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的过程,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为什么要发射Larmor频率的射频脉冲: 因为当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进行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共振,质子才能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状态,只有当质子处于高能状态,它才会有衰减。我们才有可能在质子衰减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采集接收信号,形成图像。 讲到这里,MR成像原理的根儿我们就了解了一点,那么要分析图像,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这样几个问题。 (1)磁共振成像主要依赖于体内的哪种原了或元素? (2)如何区分T1WI和T2WI? (3)我院现行的MR检查常见的序列有哪些,如何区分。 (4)各种组织器官在各序列中的成像特点。 三、分析图像 1、氢原子在MR中的作用 由于H为磁化最高的原子核,并且它占活体组织原子数量的2/3,而形成MRI的H原子核大部分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中,所以我们说MR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组织内的水的变化,既,当组织受病理、生理刺激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它在磁场中受激励后,我们所接收的信号强弱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以信号强弱的改变来判断其可能发生的病理改变。 2、T1WI和T2WI 在MR报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T1WI和T2WI的字样,那么什么是T1WI、T2WI。 T1值:人为地规定为纵向最大磁化矢量达到最终平衡状态的63%的时间。 T2值:为90。射频脉冲发射后,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原来值37%的时间。 人体各组织的T1、T2值不同,其信号也就不同。 如:A组织MZ达到平衡需10s B组织MZ达到平衡需5s 那么当取63%时,A的T1值为6.3 s B为3.15s 当我们选择一个时间接收信号时,A、B组织达到的平衡状态一定不同,其信号强弱就不一样了,就象马拉松一样,我们让两组人一起跑,跑到全程的63%的人不一样多,如果此时积分,A组一定比B组多,如果比喻成采集信号,那么是A组比B组强。 同样,T2值也是这个道理。 3、我院现行的常规序列有哪些,如何区分。 (1)这是我们要知道两个关键参数TR、TE TR: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是两个90。脉冲之间的时间。 TE:回波时间 Echo time 从90。脉冲到接收回波信号的时间。 (2)回过头我们看MRI的两个基本序列T1WI和T2WI 在0.5T的MRI上,当 ①200ms<TR<800ms (多>400ms)→T1WI(短TR) 15ms<TE<35ms (多<30ms> →T1WI(短TE) ②1500ms<TR<2500ms (>2000ms) →T2WI(长TR) 60ms<TE<50ms (>60ms) →T2WI(长TE) (3)其它序列 FLAIR序列(水抑制) TR>8000 抑制自由水 STIR序列(脂抑制) TR>3000 4、各种组织器官在各序列上的表现(图示)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阅片的步骤 ①先区分是什么序列 ②再根据各序列上组织信号强度和解剖常识来分辨各种组织。 ③大多数病变都是组织含水量增加,长T1、长T2 磁共振阅片常识习题 1、200ms<TR<800ms 15ms<TE<35ms 这是什么序列 答:T1WI 2、1500ms<TR<2500ms 60ms<TE<50ms 这是什么序列? 答:T2WI 3、水和脂肪在T1WI和T2WI上分别是什么信号? 答:在T1WI:水→低 脂→高 在T2WI:水→高 脂→高 4、大多数病变在MRI上表现为什么信号? 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