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一姓氏,很多女性尴尬说不出口,只好偷偷选择改名换姓

 风吟楼 2019-06-27

关于姓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来源与北宋初期的《百家姓》,《百姓家》在古时与《三字经》一样都是儿童启蒙读物,而姓氏最早的源头又能够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而在古时最古老的姓氏只有八个,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后来的姓氏也都是根据这八个姓氏逐渐演变而来,而一些姓氏,也是过于拗口和尴尬,也许后人也都纷纷改了姓。

第一个就是苟姓,苟姓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皇帝和舜帝的后人,在《国语》中, 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苟姓在春秋才逐渐发展起来,战国时有一个名将叫苟变,随着战争,苟姓后人也是逐渐迁居到各地。

现在苟姓后人约又43万,占全国人口的0.026%,大部分都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四省。其中四川省最多。

还有一个就是“操”姓,操姓最早追溯到北魏曹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就露出了野心,登基为帝,但是又忌惮曹家,也是就诛杀曹家后人,为了躲避战乱,曹姓后人就纷纷改为操姓。

而把操姓发扬光大的是在隋末时,一个起义军的首领叫操师乞,操姓分布比较广泛,安徽、浙江、上海、湖北等多个地区都有操姓后人,只不过这个姓氏叫起来有些尴尬,一些后人也都选择改为曹姓。

最后这一个姓氏就非常的罕见了,那就是睾姓。这个姓在《列女传》中有记载,《姓觿》中则称睾子既是皋陶,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皋陶后人也有睾姓,不过这个姓氏太尴尬了,不管男女都不太愿意使用。

虽说姓氏都来源于上古八大姓氏,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但姓氏又是伴随一生的存在,在外面的人际交往当中,随时随地都能够用到,一个好的姓氏往往能够给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

如今的姓氏是越来越复杂,即便不是复姓,一些家庭也都随意将家族的姓氏改成复姓,姓氏本就是对祖先的一种怀念和继承,但是现在对于姓氏,很多人的观念都不一样,有时候为了能够取好一个姓氏,往往都需要花钱来找人算上一挂。

但一些家长也是跟随大流,深受网络剧的影响,后代的名字也都是别出心裁啊!对此,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