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出生于公元前507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又名公输班,这句成语据说起源于唐朝,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的门前,显摆使用斧子的本领,脸皮是不是也太厚了。 鲁班醍醐灌顶,如果把伐木工具做成锯齿状的,岂不是很轻松就能把木头锯断了么?肯定比用斧头轻松啊。于是鲁班试着做了一个“锯”,果然效率大大提升,于是“锯”就诞生了。 这个故事口口相传,在民间传说中鲁班成为了“锯”的发明者。 到了鲁班生活的年代,又过去800多年,应该该不再视铁为宝,铁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且还出现了钢,1978年,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铁路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从一座古墓中挖出一把钢剑,考古专家从古墓随葬器的器型、纹饰以及墓葬的形制,断定那是春秋晚期的墓葬,那把钢剑所用的钢,经研究分析,其成份是含碳量0.5%左右的中碳钢, 金相组织比较均匀,很有可能还进行过热处理,说明当时已经有淬炼技术。根据现如今的考古发掘研究证明,最早的一把锯子,现如今发现的一把铜锯子,是3000多年前的,这也就证明了早在鲁班发明自己的锯子以前,就已经有了锯子的存在,只不过,由于鲁班这个发明大师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把一些过往的比较有名的发明全部放在了鲁班大师的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