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有高招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9-06-27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特色之一,非常符合中医养生学说。从小暑至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见病、慢性病,如喘息性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及一些素体阳虚阴盛的病人,通过伏夏培补阳气、扶助正气的调理,可使机体正气旺盛,阳气充实,体质增强,到了冬天就可少发病或不发病,此也符合中医“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呢?

一.中药内服

阳虚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日3~6g,从入夏开始连服两个月。气血亏虚者可服用八珍益母丸。夏季调理用药量要少,为常用量的1/2,但需要持之以恒,连服二至三个月。

二.药膳食疗以改善体质  

1.养肺固本汤

黄芪15g,当归10g,小茴香3g,生晒参5g,川贝5g,紫河车10g,以上药材煎水500ml,再加鸡肉或鸽肉适量,炖煮食用。每周一次,有培补元气、温脾、益肺、补肾的功效,可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解免疫功能,缓解过敏反应,适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病人。感冒发烧、咽喉发炎时忌食。

2.百合杏仁粥

百合50g,杏仁10g,粳米50g,同粥煮。适用于脾肺虚喘者。

3.人参核桃煎

人参2g,核桃肉3枚,二物煎汤服之。有补肾益气作用。

4.保健预防气喘

用艾条灸足三里穴,一日两次,每次15分钟,兼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三.中药敷贴穴位防治气喘之疗法

此疗法是根据“冬病夏治”的治疗原则,方法简便,疗法可靠。主要是将炙白芥子、元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研成细末,姜汁调成膏状,此为每人3次的用量。然后将1/3药量分铺在6块直径约为5cm的油纸上,敷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然后用胶布固定,于每伏第一天各贴一次,贴4~6h后取下,连续3年。可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发病程度。据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