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思明居士 2019-06-27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元恪去世,在位十六年,享年三十三岁。

元恪去世之后,北魏又将何去何从呢?

此时的北魏有两股强大力量:

一、皇族。经过魏孝文帝拓跋宏和魏宣武帝元恪两代的权力扩张,拓跋珪一系的力量已经强大到足以掌控整个北魏的程度。

二、宫廷。国舅高肇是元恪手下最得力的鹰犬,权势滔天。虽然他的最大靠山元恪已经去世,但此时的高肇余威尚存。

元恪去世之后,元诩继位,两股力量开始了“友好切磋”。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高太后(高肇的侄女)掌控后宫,打算杀了元诩的生母胡氏,理由是“子贵母死制”。

虽说“子贵母死制”已经被元恪废除,但如果高太后足够强势,必然能像冯太后那样控制住局势。届时,元诩的生母胡氏只有死路一条。

可当高太后打算发力的时候,却发现宫廷力量并不支持她。就在她准备动手的时候,太监刘腾把这个消息传给了禁军将领侯刚,侯刚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禁军首领于忠,于忠和外臣崔光商量,这几个人最终决定联合起来决定保护胡氏。

高后欲杀胡贵嫔,中给事谯郡刘腾以告侯刚,刚以告于忠。忠问计于崔光,光使置贵嫔于别所,严加守卫,由是贵嫔深德四人。——《资治通鉴》·梁纪四

为了反抗高太后的暴政,几个不大不小的人物联合起来,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史诗级大片,看起来倒是很令人热血沸腾。

然而事实却是:随着元恪的去世,宫廷力量日渐衰弱,清算高肇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种背景下,高肇自保尚且不足,根本不敢再帮着自己的侄女做那些横生枝节的事。

而保护胡氏的几人几乎都与高氏有旧怨,比如说于忠,他的堂妹是于皇后。据说高氏毒死了于皇后,以及于皇后的儿子元昌,最终才成为新任皇后。

丁卯,魏皇后于氏殂。是时高贵嫔有宠而妒,高肇势倾中外,后暴疾而殂,人皆归咎高氏。宫禁事秘,莫能详也。——《资治通鉴》·梁纪二

如果高肇站在高太后一边,势必要直面强大的皇族,还要面对疑似与高太后有宿怨的禁军首领等人。想通了这些关节之后,高肇立刻选择了旁观。

没有高肇的支持,高太后几乎连一点反抗都没能做出就失败了,最终被强制送出宫当尼姑。

三月,甲辰朔,以高太后为尼,徙居金墉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得入宫。——《资治通鉴》·梁纪四

而高肇由于人在外地,当他得到元恪的死讯时,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皇族已经完全掌控了中央政府。在这种背景下,高肇几乎没能做出什么像样的反抗就被清理出局。

肇入省,豹等扼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称肇自尽,自馀亲党悉无所问,削除职爵,葬以士礼;逮昏,于厕门出尸归其家。——《资治通鉴》·梁纪四

元恪时期的两股强大力量,在元恪去世后的几个月内就分出了胜负。高肇被杀,高太后被迫出家,高氏的影响力被彻底清除。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这场斗争始终围绕着一个女人进行,那就是皇帝元诩的生母胡氏。

《北史演义》说她的名字叫胡仙真,也有人直接叫她的封号胡充华(类似于武才人之类的称呼)。对于后世读者而言,她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呼——胡灵太后。

很多人都说,胡灵太后是北魏灭亡的罪魁祸首,对此我明天会详细分析。可在元恪刚去世的时候,胡灵太后还只是一个卑微的弱女子,皇族和高氏围绕着她进行角逐,而她却没有干预局势的能力。

随着高氏的彻底出局,皇族一家独大。元雍是魏孝文帝拓跋宏仅存于世的弟弟,元澄是拓跋宏迁都时的主要助手之一,元怿是宣武帝元恪最为强势的弟弟。以这三人为代表,皇族几乎完全掌控了局势。

癸未,魏以高阳王雍为太傅、领太尉,清河王怿为司徒,广平王怀为司空。己丑,魏清河王怿进位太傅,领太尉,广平王情为太保,领司徒,任城王澄为司空。——《资治通鉴》·梁纪四

当元恪在历史舞台发光发亮的时候,他们的光芒全部被掩盖。当元恪去世之后,他们终于有机会走到最前排发光发亮了。

可就在皇族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不怕死的人又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禁军首领于忠控制着禁军,在剪除高氏的过程中一直掌握着主动权,皇族也是以于忠为主导剪除高氏的。在这种背景下,于忠逐渐有些看不清现实了,以为凭借自己的实力,足以凌驾于皇族之上。

魏于忠既居门下,又总宿卫,遂专朝政,权倾一时。——《资治通鉴》·梁纪四

于忠信心百倍的样子,同样影响了太监刘腾。在高氏被清理出局之后,这两位剪除高氏的重要人物达成了同盟,开始准备跟皇族过招。

于忠领崇训卫尉,刘腾为崇训太仆,加侍中,侯刚为侍中抚军将军。——《资治通鉴》·梁纪四

此时的胡灵太后虽然是皇帝元诩名义上的监护人,但由于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所以只能可怜巴巴地缩在后宫。无论是于忠还是刘腾,都没有特意关注过她。

面对此情此景,皇族感到头疼无比。事情是明摆着的,如果不能赶快摆平宫廷势力,高氏会出来捣乱,高氏之后还有于忠和刘腾,就算收拾了于忠和刘腾,谁知道还会不会有什么阿猫阿狗再跳出来?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在这种背景下,皇族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把胡灵太后推了出来。

胡灵太后还活着,又是皇帝元诩的监护人,于忠和刘腾还有什么资格,打着皇帝的旗号瞎折腾呢?在这种背景下,大名鼎鼎的胡灵太后终于闪亮登场,站在了北魏历史的正中央。

皇族推出胡灵太后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打击于忠和刘腾等人,警告那些想借着皇帝元诩瞎折腾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皇族眼中的胡灵太后,应该就是一个傀儡。

对于这一点,胡灵太后也看得很明白:如果自己真把于忠等人收拾出局,自己接下来就只能安心当一个傀儡。

想通了这个关节之后,胡灵太后开始左右调节。她认为于忠保护过皇帝元诩,是一个忠臣,虽然有些时候做事急躁,但出发点是好的,这只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升级成敌我矛盾。

太后以忠有保护之功,不问其罪。——《资治通鉴》·梁纪四

对于胡灵太后的这种做法,皇族当然是一百个不乐意。但不乐意也没办法,大家已经把胡灵太后推到了前台,再想跟胡灵太后过招的话,动静就太大了。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很多时候,政治博弈的关键在于能做不能说,而一旦对手把不能说的部分端到台面上,那对手要么老实认栽,要么直接动手打破规则。

正如当初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对桓温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桓温还当我是皇帝,那么我说的话你就老老实实听着;如果你桓温认为我就是个摆设,那咱也别这么费劲,我把皇位让给你行吗?

这种掀桌子的话其实是博弈大忌,但如果对手远比自己强,弱者就会用这种方式来逼着对方亮底牌,就算死也要死个明白。

胡灵太后虽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但事实摆在眼前:我是你们推出来的执政官,我认为于忠是个忠臣。如果你们觉得我没资格发话,那你们是不是把我和皇帝一起废了,选一个你们认为合适的人来做皇帝呢?

桓温面对司马昱的时候尚且不敢放肆,皇族面对胡灵太后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捏着鼻子,吃下这个哑巴亏。

经过这次斗争,于忠被皇族逼出了中央政府。但对于皇族而言,他们依然没能完全控制宫廷。胡灵太后已经用自己的表现,证明自己绝不是一个任由摆布的傀儡。应该说,所有人都看走了眼,胡灵太后绝不是一个可怜巴巴任人摆布的弱女子。

既然不能肆意摆布胡灵太后,那么宫廷相关的人事变动就得征询她的意见。在于忠被迫离开了中央政府之后,谁来顶替他的位置呢?

经过双方的一番博弈,最终选择了元继出任禁军首领。元继虽然是皇族,但他与拓跋宏、元恪的亲属关系非常远,他的儿子元叉又是胡灵太后的妹夫。这样一个人物,获得了双方的认可。

魏江阳王继,熙之曾孙也,先为青州刺史,坐以良人为婢夺爵。继子叉娶胡太后妹,壬辰,诏复继本封,以叉为通直散骑侍郎,叉妻为新平郡君,仍拜女侍中。——《资治通鉴》·梁纪四

经过这一轮斗争之后,帝国的权力重新分配:以胡灵太后为代表的宫廷力量,成为皇帝元诩的监护人;皇族掌控中央政府;元继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人,掌管禁军。

腥风血雨不停休的北魏朝堂:权臣高氏一触即溃,胡灵太后闪亮登场

此时此刻,没人敢再小瞧胡灵太后。但客观地说,此时的胡灵太后依然不是一个能够左右历史走向的大人物。

她之所以能够成为一股强大势力的代表,只是因为皇族不愿意撕破脸面,正如面对桓温的司马昱一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灵太后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权力格局。否则一步踏错,她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