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在我们眼里是极为普通的事情,殊不知,其实很多家长带给孩子的陪伴却是错误的、无效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爱的名义陪在孩子身边,却不小心让孩子变成了有父母的“孤儿”。 我们的陪伴到底错在了哪里?
绝大多数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努力工作,劳累奔波。但忙碌的工作减少了对孩子的陪伴,这时,很多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愧疚和补偿心理,就会在物质上更满足孩子,总觉得陪孩子的时间少,在其他方面一定要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待遇。于是,零花钱不断,各种玩具、零食等一应俱全,一呼百应。然而这种补偿只是父母自己的心理效应,不仅不能弥补陪伴孩子的缺憾,还能给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很多父母真的因为工作忙不能陪孩子,那么在你空余时间里有好好陪过孩子了吗?有一次我带默默去上舞蹈课,有个小朋友是第一次上课,不敢进教室,旁边的妈妈有些不耐烦的嚷嚷起来:“你看看人家孩子都进去了,你是怎么回事?我花钱送你来是在这儿站着的吗?”孩子大哭了起来,妈妈更急了,边摇晃着小姑娘身体边大喊:“再哭你就给我滚回去,别学了”。想想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有没有经常板着脸、瞪着眼,可怜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受着大人的言语恐吓,甚至是挨揍。
网上曾经发布过一则《家庭亲子白皮书》,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父母每天会留出固定时间陪孩子,而且即使在工作日也能达到平均3.7个小时。遗憾的是,父母在实际陪伴时并不是全心全意的投入。要么做家务、看手机,要么只是一个旁观者或忙自己的事,和孩子的互动几乎为0。
不少家长在陪孩子时都有习惯性的过度干涉,比如:和孩子搭积木时,忍不住教孩子搭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陪孩子做作业时,一道题还没完成就听见家长各种纠错、各种想法强加给孩子。影响了孩子做事的专注力和兴趣。 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真正的陪伴有个必要的前提——父母要全身心投入的陪伴孩子,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如果父母敷衍了事,那么你和孩子之间就很难建立起爱的连接。
我们陪孩子长大,孩子陪我们变老,这是一段互相珍惜、互相爱的行程。真正的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是默默妈妈,分享爱的教育,播撒爱的阳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从我做起,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