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最后测试,学生们难出了眼泪,看资深老师如何讲解
一个学期眼看要结束,今天对二年级语文进行了最后一次测试,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平均分只有60几分,孩子们纷纷反应题目有难度,有学生甚至夸张地说,实在是难哭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张"难哭了"学生的试卷到底难在何处?分析一下孩子们容易在哪些地方丢分,应该如何避免。

一:基础知识部分
本部分一共包括七道大题,按照惯例,第一题考查的是生字,看拼音写汉字,这几个词语其实孩子比较简单,都是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学生并没有出现什么集中的错误。比如(功课),(简单),(世界),(反复)等字词,学生出错比较多的有(蓝天)的“蓝”字,容易写成“篮”。讲解时要讲清楚二者的区别,“蓝天”中的“蓝”表示的是颜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所以食草字头。而“篮”是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系。
第二题是在括号了填上适当的动词,部分学生对动词不够理解,在括号里填了形容词。比如()蘑菇,如果填动词应该是(采)蘑菇,有的同学填了(美丽的)蘑菇,动词变成了形容词,这显然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诸如()月亮, ()星星,()蜻蜓,()衣裳,()雀蛋,()树叶,()桌子,只要理解动词,基本也能填对,这一题是学生比较容易丢分的,毕竟二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有限。
第三题照样子写一写就根据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比如:衣——()——()——可以变成“被”字,组词:被子。这一题,学生容易看成是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比如“衣”字,很多学生挖空心思加了一个单人旁,变成依靠的“依”,反而错了。这一题有一定难度,可以跟学生讲一讲部首的变化。

第四题,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由于是连线选择,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写出来,难度相对比较低,所以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对。讲评试卷的时候可以增加难度,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自己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第五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是把一段排列错乱的话整理通顺,这是一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的一段话,离卖弄有很多明显的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先,然后,最后,学生只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自然能排正确,可惜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是不行,此题出现了比较大面积的丢分。
第六题是按要求写句子的题目,包括用“一眨眼”“徐徐”两个词语造句,造句还是很考验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学生往往造出一些不符合逻辑,不完整的句子。还有一道是仿写题。仿照“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海里“写一句话:张华——,——跑回家,可以写”张华开心极了,蹦蹦跳跳跑回家”;也可以写”张华难受极了,垂头丧气跑回家“等等,只要合乎逻辑,语句通顺,就没有问题。

第七题诗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了,对课文内容熟悉,对生字词语熟悉的同学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丢三拉四,错误百出。可见基本功并不扎实。
二:阅读部分
二年级阅读都是一些比较简短的片断,本次阅读的短文是《晚霞》,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所以短文和题目并没有很大的难度,比如数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进行连线,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呢个没有很大的难度。只有最后一道4分的题有难度”向日葵在想什么?写一写“,这就需要孩子们的理解力,想象力,但是只要写了,符合逻辑,语句通顺,都可以得分。

三:看图写话部分
这是一幅连环画,主要表现的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同学来邀他打球的时候婉言拒绝,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妈妈的故事。学生虽然有的能看懂图意,但是以他的词汇量,不能表达清楚,词不达意,在讲解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清楚故事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完之后再写,写不出来的字用拼音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