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

 诡语娜娜 2019-06-27

我喜欢看侦探小说,最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而我之所以走上写悬疑推理小说这条路,全都是因为迷恋她的作品。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位闻名世界的侦探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1890年9月15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创作生涯持续了50余年。

除了推理小说和戏剧之外,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把她的创作热情投入了其他类型作品的创作。例如真实记录了她中东生活的《情牵叙利亚》,儿童文学《伯利恒之星》,以及诗集等等。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侦探小说,她辉煌的创作生涯也由此开启。奠定她在侦探领域不可撼动地位的作品则是《罗杰疑案》。《东方列车谋杀案》和《尼罗河惨案》更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幕》是她写的最后一部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在布局与情节上很有特点。开卷就疑云密布,奇事迭出,让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每部侦探小说都是心理学在文学上的巧妙运用。

比如她创作的矮个子侦探波洛,他的头脑里有无数“灰色细胞”,“灰色细胞”就是这位对每个人的心理到动作科学推理的因子。另一位女侦探马普尔小姐,总是把无关紧要的闲话与有意的谋杀联系在一起,透过罪犯的某些细节与不寻常的举止来窥视其内心的秘密。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尽管写了凶杀与男女之情,但她创作的态度是严肃的,没有渲染暴行,更没有色情描写,文笔相当洁净。

她的小说在结构上超过了柯南道尔。柯南道尔擅长写短篇,而克里斯蒂则驾驭众多人物与复杂情节,致力构思长篇侦探小说。她小说中的伏笔与线索也比柯南道尔的多。

除此之外,她的语言风格也颇具现代主义意蕴。语言含义不仅丰富,而且有着广阔的阐释空间。读者在达到结局之前,根本无法确定她语言符号的真正所指。

这种描绘的模糊性正与侦探小说这一文体的叙事口标相一致,促使读者怀疑每个人物的动机,增强了悬念。

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她始终以动机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心理世界,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

将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其著作曾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1971年,英国女王授予她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英国沃林福特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文章的最后,为大家送上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出自她的作品《无人生还》。

 一个人无法预见未来,这也许是一件好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