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总结

 zopoba395 2019-06-27

​​永远年轻,永远向上永远年轻,永远向上

01

帮长辈写完了去年大年初二交给我的今年新年家族聚会发言稿,写完了又改了些细节,大概能够在心底自我确定了。

没有什么宏篇大论,也似乎用不到太多的成语。但是我还是感到庆幸,在爷爷奶奶入土为安后,相同姓氏的家族人员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凝聚在一起的理由,即使似乎并没有多少的真情,更多的是血缘所架构起的缥缈的纽带。

似乎许多人都在找寻生存的出口,我也似乎在寻找,但是自从毕业后,几年过去一直没有找到,要么就是在徘徊要么就是在间歇悲观的情绪当中感到困乏与无力,似乎一直都没有这个社会所传达出的价值观,一直在进步,然后超越一个个前面的人。我并没有做到,似乎在心底深处也做不好。

我常常羡慕那些有明确目标并且像打了鸡血的人,就像一辆车加满了油,然后一脚将油门踩到底,从此驰骋在广阔无边的大道上,然后路两边要不就是大海要么就是森林。

在我的梦里似乎常常这样幻想,我也能够什么都不想,我也能够将全部的心思奉献给工作,写更多的文章,发现更多有趣的真理,只是我似乎并未能够做到。

如果仅仅将此归结于我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实属差强人意,如果没有半点爱,似乎也早已远离。

在我的骨子当中,似乎早已埋有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在世界几乎天下大同的角落里寻找到那份自我意识,以及想渴望的生存方式。除了发财,应该也有最廉价的那种快乐吧。

这一年年末,似乎并没有多少的感慨,也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写点感受或谈点感想,大概是因为在真正进入到文字工作的行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底气的稀薄,并不能够写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文章,似乎有点疲倦了,或者懈怠。

02

文字似乎早已不同以往,在我们公司杂志虽有开山之功,但现在更多的时候也早已成为了别人口中做嫁衣的职能,可怕的是我们深处其中的人也这样理所当然地认为。

只是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传统报纸、杂志走到了终点,留下的除了记忆当中那点微波,似乎再无其它。只是,没有纯粹的心灵,何来纯粹的文字。

文字塌陷了,成为了高高在上的,而这是可怕的。被众人束之高阁之后,似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软禁,再没有解读,剩下的只有理想和幻想。

现在,不管是文字科班还是非科班的,似乎最后都失去了当初的愿望。文字到最后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换取生活资源的一种方式。

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稿件就像一个个花瓶,虽文采华丽却无实在内涵,虽激情澎湃却像个小丑一样供别人挑逗。

因此,一年之中虽完成了十二本的文稿杂志,但却一点兴奋不起来,没有愉悦没有多少认可,似乎也并没有多少进步。

碎片化的时代之下,人作为世界的主体却渐渐成为配角,我们被信息流机器支配讯息,我们被无数的垃圾短信占领,被手机、无数的APP所支配。

在时代的前进过程当中,我们都成为了利益的输送体以及纽带。而文字的沦陷,恰是理想主义的失落与自我主义的兴起,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价值,扮演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推杯换盏间,微笑或落泪。

03

这一年,在人人自危的互联网“寒冬”下,那些头部公司、腰部公司以及底层公司似乎都充涉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分,曾经叱咤风云、一轮又一轮融资的共享单车失去了烟火,这可能是去年最大的冷门。

但当你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看到的是一堆堆废铁,这样的结果似乎也能够接受。

到头来,资本游戏依然意犹未尽,一轮又一轮,旁人看客有的是惋惜,而局内人却早已习以为常,毫不怜惜。

当有的人还沉沦悲伤之时,却不知道有的人已经提好资金重新上路。到最后的真理就是,死去是常事,而活着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运气。

在这个世界当中,你遇到的绝大部分人多半与你无半分关系,而有关系的无非分为三种,你喜欢的,你不喜欢的,还有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平常人。

我们大多数人对不喜欢的人避之千里,但最可怕的就是有时候你不得不面对,于是乎,好戏有时候就会在这其中巧妙上演,碰撞中激烈的火花。实在不喜欢,只能选择离开。

还有,人的确是会变的,不变的那些人呢?要不就是死了要不患了精神疾病,两者之外的话也有可能人活着心死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认可,因为人活着除了物质满足之外,必须在精神层面有些获得和赞美,这就叫身心一起愉悦才叫愉悦。

有些人走了,替补的人人格也会各所不同,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都是平常事,或许适应就好,实在适应不了就离开,也并无什么遗憾。

有天,看到朋友圈的一个人写到“谄媚者获利,风骨者得友”,我随手评论了一句,“谄媚者获利,风骨者不一定得友”。然后,她回我说,“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其实这八个字是我经常会说的,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相似的人有很多很多,在不同的角落,做着不同的事情,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只是或许,谄媚者越来也多,而风骨者越来越少罢了。

04

这一年,父母依旧每每来电话催促着找对象,只是现在似乎也越来越少,适应了我的节奏和理解了我的部分想法。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生活总要继续,快乐或悲伤,一天有限的时间也都在那里。

我几乎从不在这件事情上与父母剑拔弩张,因为我觉得这是父母的职责,不管他们的思想如何,这都是他们的判断以及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因此应该被尊重。

前些天公司搞生日会,行政部的同事突然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你也三十岁了”,我说,“还有几天”。

以前觉得三十岁离我很远很远,其实现在也是,“三十而立”,所谓的立是什么,又承载着人生怎样的愿景与际遇,我并不知道,但是三十的字眼的确离自己越来越近。我现在好奇的是,三十岁之前我已经知道了,那三十岁之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除了自己的不断长大,形成对比的就是父母也越来越老,如若不是现代催化剂的作用,两鬓白发早已闪烁,一年中也不会互相见到几次。

前些天看了一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返老还童》,其中说到,“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

那么,是不是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成长,是因为需要他们在长大的过程当中,用心感受那些最为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渐渐变老与逐渐变得年轻都不是终局,终局是他们都逃避不了命运所设定的结局罢了。无论暴雨海啸,电闪雷鸣,这结局都不会改变。

有时候不太喜欢看这样的电影,过程虽美好但结局亦残忍。有时候又特别渴望看到这样的电影,让我由心感动和思考。

05

这一年,依旧在跑步,从清晨到深夜,用近18个小时完成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100KM,跑遍了泰山的角角落落,每一条小道,每一个峰顶似乎都留存在了记忆里。

我不知道用何种的语言去准确形容那种感受,只是当到终点的那一刻,似乎也并没有多少兴奋的感情。无论当初说什么再也不跑远距离,但不期又会再次起航。

我慢慢领悟到,奔跑似乎就像生活,当你厌倦看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想方设法去做些改变,大概跑步就是我改变自我的一种方式吧。

还有,我想跑步并不能够带给我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者说多少实质的变化,它仅仅是我的一个选择罢了,让我看到了更大更美好的世界,仅此而已。

当我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当我累的实在没有力气,当我用越野杖支撑着继续前行,总有一句话萦绕耳旁“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在大多数的长距离越野跑当中都是如此,在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去。当然,我并没有哭过,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全神贯注,因为说不定你旁边就是万丈悬崖。

记得在泰山的傍晚,与一个小伙伴结伴,当处在一个峰顶时,只有狭窄的容得下一个人的小路,他爬到上面说看看风景,我立马说赶快先上去。

当时身后就是悬崖,我有点恐高,都不敢向后看,大多数上山的时候我都不敢向后看,现在似乎好转许多。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畏惧身后的悬崖,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但站在这处山顶之上,泰山夕阳西下显得却也更为壮美,只是空气中的雾霾多少破坏了这样美好的时刻和气氛。

来不及慢慢欣赏,转头和同伴向下一个赛段跑去。有时候会有人对我说,如果你把跑步的精神与经历放到工作上就好了。

我不以为然,我想这怎么可能,工作怎么能够如跑步那样单纯。之后,我偶尔也会调侃自己,对自己说“你要把跑步的经历用到工作上面”。

跑步分泌多巴胺,而工作会分泌什么,我不得而知,我依旧没有找寻到那个理想中的出口。

06

年底,似乎自然会生出了一些焦虑,但似乎又觉得无足轻重,与自己的心态来说,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如果人生没有规划,是不是活到最后注定失败与痛苦,或者穷困潦倒。如果我依旧向往所谓的自由,是不是注定难以驯服,然后与大环境疏离的越来越远,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或许都可能,但是最终的结果又有谁知道呢。

我们都在人生这座船上,渡人渡己,每个人的彼岸或各不相同,或大同小异,都在自己的轨迹当中,持续不停的演绎着。

有时候我会有种渴望,背上一个大背包,独自徒步去走上一年半载,我觉得这可以实现,但却违背世俗,因此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底气。

显然我现在并没有,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每个人大多都在一个既定的圈中,掌握着人生安全的维度与丰衣足食,我想我也是的。

昨天晚上,到冰箱找包子出来蒸,在冷冻柜的中层发现了去年过年从家里带来的肉圆,当时离家的时候爸妈准备了一大袋子,没想到一年过去了还有许多,大概是忘了。

我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不知变质了没有,但被扔掉是它们唯一的终局。

今年过年我们依旧放了十几天的假期,但我并没有表现的有多么的兴奋,与去年不同的是,这一年陪在我身边的同事几乎换了一轮,似乎也并没有多少感情,大概某一天离开了连水花都不会有。

有时候我会有些感慨,但却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现代文明的进程与进度,这些似乎都不可避免,因此,有时候是要更铁石心肠一些。

当柔弱成为你的标签,强大也就似乎与你越走越走,虽然你本以为的这种柔弱并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态度。

这一年,没有多少变化,回首思考,有些选择可能是错的,但也可能并无过错,只是在人生这条长河中,多少会犯晕。最后,对与错,都不能真正地改变什么。

再有两天就可以回家,无论怎样,或许家才是恒定不变的方向与归宿,虽然我早已能够预料到,回家之后我除了看书、看电影也并无其他什么事情,但是如果你连家的归宿都失去或者轻描淡写的话,你每年仅剩下的期候又是什么呢?周而复始,我们都在主动中等待某一天的降临。

记得10月份去西安参加马拉松的时候,跑完西凤喝的烂醉如泥,第二天才真正清醒,站在唐睿宗李旦的“桥陵”之上,似乎真有种开眼看天下的气势。只是碎石凌乱,大风呼起,满眼萧条,在山顶的银色金属信号塔与这黄土的山川格格不入,便从此记在了心里。

01.29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