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疗中的松与紧

 事事平心 2019-06-27

1.针灸得气,“松”是关键,紧则气滞,松透了,针刺入肌肉后的松紧转换,也就很容易出现古籍中所论述的如鱼咬饵的感觉。

2.缺血性按压先是紧,然后是松,松紧的高度转换是为了肌肉更好的“松”。

3.“松”与“紧”的高度转换是技术操作的核心,也是基础,重点在于需要对所治疗的个体有正确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松紧治疗。“松”是结果,要评估病因,“松”掉病因,正确评估类似于中医的在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比如:腿痛将治疗点选择在骶骨(具体参看经筋理论或肌肉链)。高度的松紧转换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症结问题的相关肌肉群和软组织进行梳理、调理、激活、强化。这里的重点在“筋”也就是“筋”要柔。

4.正骨复位的要点在于拉开,无论什么正骨手法核心就是拉开,拉开之后就复位。骨正的手法操作要点为“松”、“活”、“弹”、“抖”;而这些要点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抻筋拔骨”,筋膜极度伸展后,会对关节产生一个质变。伸筋拔骨是松活弹抖的重要前提要素,松活弹抖为手法操作要点,也就是说,在人体暗含撑劲对争平衡的基础上,再通过松活弹抖使人体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力线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