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在太庙立一石碑,让宋朝抗过300年,上面有两条“密令”

 看见就看我 2019-06-27

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而文人们的谈论主题和文学作品主要是政治思想的传播载体,这就使得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选择了加强对文人的统治,“文字狱”和“焚书坑儒”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残忍事件,不只是珍贵的文学作品被毁掉,就连无数文人的性命也无辜受到牵连。不过在宋朝却并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宋朝先祖留下了祖训,任何皇帝都不允许迫害士大夫和言官,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文人,这在史料《避暑录话》中有过详细的记载,赵匡胤在太庙中建立过一座石碑,也被叫做“誓碑“,每位新任皇帝都会来到太庙,身边只能跟着一位小太监,而这位小太监还是不识字的,这样一来只有皇帝本人知道石碑的内容,历任皇帝都是这样的做法。www.

可石碑的秘密并没有被死守成功,在靖康之耻发生后,金兵占领了皇宫,而太庙中石碑的内容也公之于众,上面只是写着两条“禁令“,简而言之,一条为赵氏皇帝不能伤害柴氏子孙,即使是柴氏子孙做了过分的事,也不能以刑律处罚,可若是他们犯了谋反之罪,赐他们自尽,二便是不能杀害文人士官。若是有人违反这两条禁令,那么赵氏子孙一定会受到天罚。

宽待柴氏子孙,这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赵匡胤是从柴氏手中夺来的皇位,当初也是柴氏提携了赵匡胤,让他成为大将军,所以赵匡胤写出这样的禁令,想必是心中有愧。而这第二条大概是因为他本人是武将出身,士大夫和文人的政治才学能够好好辅佐赵氏江山,所以他希望后世子孙可以重视士大夫等官员。

不过也正是因为赵匡胤如此的做法,写下禁令,若是违反,那么子孙必遭天谴,使得历任皇帝都会看重文人,文人们受到的待遇也算是历朝历代中最好的了,也因为轻易不赐死,宋朝敢于直谏的文官不在少数。这样的制度可以说是很有效的了,没有人会拿自己的子孙后代开玩笑,宋朝传承了三百多年,而这禁令也被执行了三百多年,实属奇迹。

在《宋史》中曾经记载过一位敢于直谏的言官,名为寇老西儿,在他与太宗讨论政事的时候,意见不合,他竟然是扯着皇帝的龙袍,让生气的皇帝坐下,继续听他讲道理,事后太宗也并没有责怪寇老西儿。因为太宗知道寇老西儿是一片忠心,虽然冒犯了皇帝,可也都是为国家和皇室好,甚至是将寇老西儿认为是唐朝的魏征。

仁宗时期的包拯而已同样以敢于直谏而出名,直言不讳,丝毫不怕得罪同僚,也不怕冒犯皇帝,不过也好在赵祯当真是一位好帝王,任人唯贤,虚心纳谏,这才包拯能够多次冒犯进言。比如仁宗的爱妃张贵妃想要让皇帝给她的伯父赐职,仁宗也打算答应,可包拯认为这样做会让外戚掌权,祸乱政权,所以直言其利弊,可仁宗并不看重,但包拯并没有放弃,直言上谏,言语激烈,这样挑战皇帝的权威,一般下场恐怕就是被斩头了,可宋朝的祖训和仁宗的仁善让包拯顺利为官几十年。

仁宗去世后,不只是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人民的悲伤之事,连辽国人民都为其恸哭,原本是敌国,可赵祯的仁政却使得两个国家四十二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两国已经是兄弟之国,辽国耶律洪基为其建立了衣冠冢,让子孙后代对待赵祯就如同对待自家祖先一般,可想而知宋朝赵祯的影响有多大。

王安石改革是历史上的一件变法大事,无论成功与否,此事引起的轰动不同凡响,当时改革派和守旧派在朝堂上形成对立之势,神宗虽然想着任用改革派对政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可守旧派坚决不同意。若是放在朱元璋的身上,恐怕违逆者都一并被处死,但宋朝的禁令不允许神宗这么做,这便导致朝堂上形成了僵硬的局势。

神宗不想再忍耐守旧派了,他想着杀一个人以杀鸡儆猴,可大臣们不同意了,认为宋朝从来没有发生过诛杀士大夫的事例,皇帝不可以破例,所以神宗最终还是没有处死那位渎职的大臣,只是打算将他刺面再发配边关,可谁知这样做也引起了大臣的反对,认为这是对士大夫的侮辱,惹得神宗大怒。

王安石虽然是改革派的领头羊,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可守旧派也同样顽固不化,一时间新政无法推行,所以几个改革派的臣子想出了一个主意,杀掉几个守旧派的大臣,这样就可以威慑守旧派,削弱他们的势力,为了能够推行新政,几条性命的牺牲也是可以的。此主意一出,连王安石的儿子也同意,还说将韩琦和富弼的脑袋挂在闹市,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敢干涉新政了。

王安石听到他们的话,并不同意,他认为若是开了诛杀士大夫的先例,那么日后士大夫文人的地位就失去了保障,朝廷上也不会再有人看重士大夫了,那么朝廷上将会变为屠场。也正是因为宋朝的祖训,使得文人在朝廷上的地位尤其重要。

有了士大夫的积极发言,才能保证国家的政治清明,宋朝发展繁荣,在历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可即使这样也不能抵挡蒙古人的铁骑,一朝文明终究还是被摧毁了,三百年的传承也还是断了,从此以后没有哪个朝代能和宋朝在文人优待方面上媲美了。

因为赵匡胤立下的两条禁令,宋朝子民的凝聚力还是非常强的,即使是国破后,也仍然有十万多的军民愿意同国家共存亡,这样看来宋朝确实是许多普通文人和士大夫的向往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