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有件旱烟袋,为何是宝贝,专家说:它的两任主人不一般

 历史解密坊 2019-06-28

我们外出旅游,各地的博物馆是必去的打卡地点。上海有很多博物馆,在烟、草博物馆中,却有一件不起眼的旱烟袋,但它为何能成为镇馆之宝呢?因为它的两任主人都不寻常,今天,小编便给大家揭秘一下,这件宝贝的主人都是谁。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99年8月,该博物馆的修建被提上日程,当修建完毕后,上级领导为充实馆藏,准备公开征集文物收藏品。这日,一位青年人来到博物馆,要求见馆中的专家,他有一件宝贝想要上交。通过交流,工作人员得知,这位年轻人来自广东吴店,得知博物馆征集文物后,特意来到上海献宝。

工作人员为方便交谈,将其带到会议室,并将馆中的专家请了过来。青年人看到专家后,他神神秘秘地从兜子中,拿出一个被黑布包裹严严实实的物品,但打开黑布一看,专家有些发懵,里面竟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旱烟袋。

旱烟袋在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它是由小金属锅、木制空心杆和烟嘴等部分构成,因技术条件有限,使用起来有些呛人。专家看到这件东西后,心中充满了疑问,这小伙子为何要大老远跑来,送一个不值钱的旱烟袋呢?

青年人看到专家面露疑惑后,便给他们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清代御前侍卫——刘金彪。

刘金彪是应山县吴店镇东河人,在年少时期,刘金彪就喜欢舞刀弄棍,舅舅发现他有练武的天分后,特意请来武林高手徐天厚教他习武。在学习的过程中,刘金彪非常勤奋,练习到最后,他竟可以轻松抓起三五百斤重的石锁。

同治九年,刘金彪参加科举考试,当上武举人。同治十年,他成功入选皇帝的贴身侍卫。在宫中任职期间,刘金彪察言观色,凭借超高的情商,获得慈禧的信任。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刘金彪因救驾有功,被御赐“奉天诰命”,其家人也得到相应的好处。除了升官外,刘金彪还得到慈禧赏赐的一件“特殊”物品,它就是旱烟袋。这也就意味着,旱烟袋的前两任主人是慈禧和刘金彪。

青年人讲述结束后,专家们开始认真观察旱烟袋。从外形上看,这个旱烟袋是铜烟杆,上面镀金,而墨玉烟嘴看着有些旧,却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

专家为验证旱烟袋的真假,决定邀请外调人员进行鉴定。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慈禧也是“喷云吐雾”大军中的一员。正因如此,慈禧才会将旱烟袋赏赐给刘金彪。当专业人士验证情况属实后,这件文物便被成了镇馆之宝,被放到展台中,供游客观赏。

一件文物是否珍贵,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分析,比如使用材料,制作工艺等等,除了自带的价值外,使用者也会赋予其更高的价值。正因如此,旱烟袋才会成为镇馆之宝。

文物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它会静静地所说背后的故事,当我们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后,它所讲述的故事,才会被后人知晓,历史才能得以延续。如果各位读者对“旱烟袋”感兴趣,想近距离看一看,可以趁着假期去上海的博物馆中逛一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