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没喝完,谁也不许走

 良见 2019-06-28

      这两天,很亢奋。不只是兴奋,而是亢奋。先是进了厂的一个群,后又进了厂的另一个群。前者是小群,后者是大群。


       当时的大中专毕业生还包分配。1988年,我被分配到了县丝绸公司,进入了它下面的县苎麻纤维厂。这个厂是一家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县丝绸公司派出管理人员,工人都是现在的农民工和少数的城镇居民。但那时我们厂的农民工,比现在的要优越得多,就像刚恢复高考时的大学生跟现在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别一样,他们也是极其稀少金贵的。这些〞农民工〞,都是农村里条件较好的,不仅家里经济条件好,本人有文化,还要家里人或亲戚在外有一官半职有关系才能进来。


       这个厂是崭新的,是生产苎麻条的厂。从省内大竹等产(苎)麻县购进原料精干麻,经过中切、圆梳、小切、排麻、延展、成条等工序,最后制成一捆捆的麻条,销到重庆的纺织厂。机器、生产线、车间、厂房都是全新的,人也是全新的,刚进去经过培训已熟练的姑娘小伙,充满朝气和梦想,人生的航船,从这里真正启航。


       这个厂其实并不新,它其实挺复杂的。因为这个厂是改建的,在此之前,原城郊区在这个地方,先后办过两个厂:酒厂和丝厂。他们通过集资的形式筹集部分开办资金,而两个厂停办后,所欠的这部分钱并没有清偿,给后来的厂留下了复杂的债务。这个厂的地盘很宽,除了苎麻厂的生产车间、办公室、宿舍楼、库房外,还有老酒厂闲置的窖池和其它空闲的地方。


       那个时候,虽然大家的工资并不高,但好像并没有怎么多想,大家的心里、情绪都很稳定,也许是青春年少的原因。当时,通过大家的努力,抓住了市场向好趋旺的契机,工厂也赚了些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更给大家注入了信心,这信心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联营丝厂。厂区也铺上了混凝土六方块的地面,建了带假山的消防水池,员工宿舍安装了吊扇。刚开始时,在阴天上午有的宿舍中班员工在睡觉时,还盖着被子开着大档猛吹。苎麻厂不行后,丝绸行业又复苏,在苎麻厂闲置的地方,又建起了丝厂,为与老丝厂区别,称为〞杜快联营丝厂〞,母公司与子厂的联营。


       回首这段岁月时,人们大多感到惆怅、遗憾,因为厂垮了,大家也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一个厂的不少人十多二十年没见过面,不知音讯。但我觉得,这段岁月当然是难忘的,说实在的,这段岁月也给了我们很多,我们是得到了一些东西的,但未必感觉到了,我倒觉得我们的时间并没有怎么浪费。是有所失,但所得远大于所失。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以说是一块块毛铁,经过苎麻厂这个熔炉,被初步炼成了钢,我们有了工人、工厂的观念意识,可以说是最初的〞打工仔〞、〞打工妹〞,开了先河,占了先机,因此,以后进入工厂、城市,无论打工、做生意,都是〞熟人〞,要顺手得多,也比较容易成功。这就是厂虽垮了,但出去的人,却产生了一批老板以及高级打工仔的原因。还不要说有的在厂里开始学技术,走出去如今工资1万多一个月。


       厂里有工作的紧张、繁忙,也有生活的丰富有趣,有我们之间的友情。厂里有工会活动,我们曾到附近的二郎水库游玩,我们也打牌喝酒。我们虽年轻,但一些人也崭露头脚,显示出潜质和优势。有一位大姐大,当时我们吃了她不少,现在已是富婆,在成都、富顺都有房。究其原因,还在于她的〞大方〞,这样的朋友谁不喜欢?大家都爱与她交往、合作,她做事能不顺风顺水?


       当时,我们厂团支部曾在一个〞五四〞青年节,举办过一台晚会〞劳动之美 青春之光〞,和厂工会的〞五一〞晚会相映生辉。让这台晚会成功举办,王明珍从头到尾费了不少功夫,进行节目设计、指导;每一位表演者、参与者都付出不少,有一个节目,李其聪她们是光着脚跳的舞……


       可没想到,竟然有人〞不辞而别〞,悄悄地走了,永远地走了!我们的老主任,还有一位家属同志!在此,我想重申一句酒桌上的话:〞酒没喝完,谁也不许走!〞大家要好好地活着,等到我们相聚,一年年,一次次……


      王良炬   2019年6月28日   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