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期法国坦克火力数量远远高于德国?为什么还是打不赢?

 风调雨顺629 2019-06-28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法国与德国在当时的实力对比,这样更方便读者能了解德国在当时的处境。单论坦克的话,战前法国各种型号的坦克加在一起约有3600辆坦克,而反观德国只有约2439坦克,足足少了800余辆,而在这2439辆坦克中,一号和二号坦克占了大多数,而三号和四号坦克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论其他实力,双方数量差距更是悬殊,到1940年5月,盟军共集结了350万名士兵,14000多门火炮,而德军则调集了240万名士兵,7500余门火炮,无论是人数还是火力上都远远超过了德军的水平,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数量优势。

●1940年,法国,纳粹的摩托车队穿过一个被炸毁的小镇

接着咱们再来叙述一下两国坦克的一些性能参数,如果大家对坦克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我之前写过许多关于坦克的文章。法国的主力坦克R35,R35的主武器是一门SA 18型37毫米炮,这种火炮结构简单、威力适中,可以有效攻击敌军阵地,尽管其贫弱的穿透力很难对坦克构成威胁。R35安装了厚达43毫米的正面装甲。在500米外,它可以抵御德军装备的20毫米和37毫米炮。还有生产了500辆的索玛 S-35坦克,是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骑兵坦克,一度被评价为“1930年代最佳的中型坦克”,它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III号坦克,只有动力稍逊,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炮,车体有47毫米厚的正面装甲,炮塔和侧面装甲的厚度为40到42毫米。

最后在介绍一种坦克,相信大家都知道,夏尔B1bis坦克,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坦克,其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5毫米,装备一门47毫米长身管火炮和一门75毫米短身管火炮。b1坦克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先进的坦克,它的正面装甲足以抵御当时德国各种一号二号三号早期型坦克,而它的47毫米反坦克炮和75毫米榴弹炮也足以打穿当时德国的几乎所有坦克,唯一的缺点应该是它的机动性太差了。

接着咱们来说德国方面的坦克,因为大家对德国坦克了解的非常多了,在这里我就简略一点讲,一号坦克,装甲最厚处也只有13毫米,武器是两挺7.92毫米MG 13机枪,穿甲能力接近于零,如果说优点的话,那应该就是机动性还可以吧(相对于法国坦克来说)毕竟一号坦克原先只是德国计划用于训练的训练坦克,没想到因为坦克数量不足被拉到法国战场来充数......

二号坦克,正面装甲平均约30毫米,后侧方装甲则为16毫米,装备一门20毫米Kwk30机炮,和一挺MG 13机枪。穿甲能力聊胜于无吧,相对于一号好歹有一点,毕竟二号坦克也是之前德国打算用来过渡的坦克(谁叫古德里安和德国武装部因为三号坦克的口径争论不休呢,再加上三号坦克的研发缓慢的问题),所以二坦克总的来说相比一号还是有长足的进步的。

三号坦克,武器装备的是Kwk36 37 mm火炮,穿透能力其实在法国战役期间已经略显不足,在防护方面,三号坦克的地位同样尴尬,该坦克最初安装的30毫米装甲不足以抵挡轻型反坦克炮的射击,尽管后续的改进型进行了增强,但这仍然不能改变其防护贫弱的现状,至于优点我最后总结的时候再说。

四号坦克,德军定位时定位的是支援坦克,所以装备的是75mm KwK37 L/24火炮,防护水平并不比其它坦克更强,其正面装甲只有30毫米。

最后德军还装备了一些捷克制的35(t)、38(t),装备的都是37mm火炮,基本和三号坦克实力相当,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就德法两国坦克实力来总结一下,法国基本除了机动性方面全面碾压德国坦克性能,但是,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装备的是三人制炮塔,相比于法国的单人制炮塔,车长要兼任炮手和装填手,还要指挥战车行进,经常因此陷入手忙脚乱中,德国坦克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法国。而且,德国坦克为了闪电战战略,坦克内部普遍装备了无线电台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成员与成员之间,相比法国坦克,沟通更加顺畅,随之而来的是作战效率更高。

●德国坦克穿过阿登山区闪击法国(图上的分别是二号(前)和一号(后)坦克)

以上说的是两国坦克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优缺点。

现在来说说最重要的,为什么德国就打赢了呢,这个可能要归结于双方的理念差异了。法国在一战期间先于德国使用坦克,致使德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并且凭借坦克取得了很大优势,由此,法国军官根据一战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坦克是用于“步兵支援”的,要将坦克分散到各支部队中去。而德国呢,因为在一战中吃了法国和英国坦克的亏,所以在一战结束后,大批德国军官开始研究坦克如何作战,并总结出了坦克将成为“陆战核心”的结论,将坦克集中使用,形成一股钳形攻势,分割包围敌人,再让跟随其后的步兵将被包围的敌军慢慢吃掉,所以为了配合这种闪电战战术,德军的坦克设计时也更加注重机动性。

●1940年6月14日,比利时一家四口骑着双人自行车,将行李绑在背上,逃往法国,以躲避纳粹战火。

而理念的不同,在落实到实战中,终于让顽固的法国军官们大吃苦头,一辆辆先进的法国坦克因为被分散在各处,而被成群的德国坦克包围,“群殴”至死。

再加上德国采用了“曼施坦因计划”,A集团军担任主攻,穿过阿登山区,越过马恩河,切断比利时北部盟军主力的后路,而B集团军在右翼佯攻,牵制盟军主力部队,让他们以为与一战一样,德军的主攻方向仍在这里,而C集团军则牵制住法国马奇诺防线中的守军。而正是由于德军的攻其不备完全打乱了盟军的计划,致使整场战争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一边倒地结束了。可以说德军是凭借着出色的战略、优秀的战术、顽强的士兵、合适的武器(坦克)以及绝佳的运气,打赢了这场战争。而法国则是完全输在了自己迂腐守旧的思想上了。

●1940年6月23日,法国正式投降后的第一天,阿道夫·希特勒在巴黎拍照,背景是埃菲尔铁塔

最后呢,如果各位看过之后有疑问或者有什么建议的,可以评论或者私信告诉给我,如果觉得我写的还不错的,也可以关注点赞或者转发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