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清水0702 2019-06-28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是上海的符号,万国建筑群景观更是众多高端酒店垂涎的一大卖点。其实,外滩边上的每一座建筑,都充满了故事......

“外滩”的由来

“黄浦江”原来只是叫“黄浦”,毕竟“浦”,本来就是“河流入海的地区”的意思。

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外国人地图里把“黄浦”,标为“Whang poo River”。

至此,“黄浦”才有了个新名字——黄浦江。

▼1933年 外滩地图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按照中国传统,河流两旁的延伸部分,被称为“滩”,自然黄浦江两旁的延伸部分,就称之为“黄浦滩”。

为了区分,人们把龙华嘴到陆家浜(南浦大桥)一段,称为“里黄浦滩”;陆家浜到苏州河那段,叫为“外黄浦滩”——所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地图上,还有标注“里黄浦滩”的字样。

1860年,咸丰开始把外国人叫外洋国人,李鸿章在上海办了个外国语学堂,“外国”这个词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使用。

19世纪末,宝顺洋行登了一则广告,首次使用“外滩”代替了“黄浦滩”。

外滩1号

麦边洋行+亚细亚火油公司→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外滩1号建成于1916年,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人称“外滩第一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它是继上海总会之后另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外观采用巴洛克风格辅以爱奥尼克柱式。

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这里。

而在此之前,这里是上海市冶金设计院的一部分。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再早一点,大楼产业归麦边洋行所有,但是因为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从而又有了“亚细亚大楼”这个名字。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1864年的上海总会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建筑设计师 H. Tarrant 采用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曾经是肯德基的旧址,肯德基撤走后由希尔顿集团接手,现在是华尔道夫酒店。

外滩3号

有利大楼→外滩三号

这是上海市第一幢钢结构建筑,始于1916年。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3号最早属于一家做进出口生意和保险业务的洋行——天祥洋行。

当时只 是一幢三层高的楼房。

1918年,天祥洋行倒闭,房产权归了保安、保家两家保险公司。

再后来,英资的有利银行看中了这里,花了8万英镑买下房权,将上海分行从杭州路迁了过来,改名“有利大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2004年1月,外滩3号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经营 JEAN GEORGES 法式餐厅、品牌服装“阿玛尼”等,有上海“奢华顶级消费地标”之称。

号称上海最为私密的用餐场所。

外滩5号

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日本名企日清就是在这里创建的,所以这栋楼被称为“日清大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建于1925年,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

该楼曾经由海运局使用,后来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入驻该楼,现已迁出。

2006年日清大楼改造成高级餐厅。

外滩6号

拍卖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长江轮船公司

外滩6号原来是一家拍卖行。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

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

外滩7号

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盘谷银行

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由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曾多次易主,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9号

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旗昌洋行大楼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的9号大楼,原是美国旗昌洋行的产业。

1891年被轮船招商局买下,为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历史最悠久、风格最独特的一栋。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今天看到的大楼已经轮船招商局重新翻建,解放后大楼由上海港务监督局等单位使用,故又叫港监大楼。

值得一提的是,原主人旗昌洋行曾是旧中国最大的贩毒组织,有“鸦片大王”之称。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这幢位于外滩12号的庞大建筑,由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并于1923年建成,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13号

江海关大楼→上海海关

江海关大楼在上海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始建于1857年,原是中国衙门式的关署。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

1925年再次重建,终成了现在的建筑。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

顶楼的大钟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外滩14号

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

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47年,这里被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外滩15号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至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的所在地。

随即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

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16号

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现由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大楼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

外滩17号

字林大楼(桂林大楼)→友邦大厦

大楼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1924年建成。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

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

1996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

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春江大楼→Bund18

大楼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2002年,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负责外滩十八号整修工程的是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Kokaistudios建筑顾问公司。

经过整整两年的整修,于2004年11月20日整修落成并开始营运。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Bund18(外滩十八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外滩19号

中央饭店→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这栋新文艺复兴式建筑早在1850年代初就是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中央饭店。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

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将1908年建造的和平饭店南楼进行了整体修缮,成为了现在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The Swatch Art Peace Hotel)。

酒店正门设在南京东路23号,靠外滩的19号属边门。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酒店底层的皇家宴会厅,曾经是上海传奇夜生活的见证。

如今在精心保留了内部原有装饰设计的同时,这里汇聚了斯沃琪集团旗下的品牌精品店。

酒店拥有艺术家工作室,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艺术家与艺术新星们将入驻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并在为其特别打造的空间内生活与创作。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20号

华懋饭店→和平饭店北楼→上海和平饭店

这栋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

饭店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

由犹太商人Victor Sassoon构思并创建了,因为这栋楼最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沙逊大厦”。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华懋饭店落成以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

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剧作家Noel Coward的名著《私人生活》就是在和平饭店写成的。

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耗资5亿港元,已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滩标志性建筑、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的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

翻新后的饭店挂牌费尔蒙:上海和平饭店(FAIRMONT PEACE HOTEL)。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建成于1937年,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

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这栋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是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

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

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

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外滩26号

扬子大楼→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为一幢7层的办公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成于1920年,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现使用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27号

怡和洋行大楼→上海市外贸局→罗斯福公馆

大楼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筑风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于1922年,并享有使用权,1955年划为上海市外贸局。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现在外滩27号是罗斯福公馆,这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家族旗下的高级公馆(主席德尔·罗斯福先生是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曾孙,也是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侄子,同时也是美国国会于1920年特批成立的西奥多·罗斯福协会的主席)。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内设亚洲最大的葡萄酒酒窖,集结世界各地珍馐百味,拥有黄浦江岸最佳景致露台餐厅酒吧。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外滩28号

格林邮船大楼→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清算所

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楼房,之后,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大楼,1922年落成。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现在为上海清算所。

外滩29号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东方大楼→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1914年,法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大楼为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

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32号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半岛酒店

上海半岛酒店于2009年开业,这是70年来第一栋新建的大楼,但是却又和周边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等等风格完美融合。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要知道这个酒店为何这么牛,你得知道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嘉道理家族的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有百年历史,二十世纪初期上海最有名的三家酒店都属于这个公司(现在半岛酒店的三间主题套房即以这三个传奇酒店命名:大华套间、汇中套间和礼查套间)。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出让在内陆的所有股权离开上海,转而以香港半岛作为酒店公司的旗舰标志。

上海半岛酒店的开业算是荣归故里。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如今的上海半岛酒店不仅能欣赏到法国设计大师Pierre-Yves Rochon也凭着他在上海半岛酒店Art deco设计中的“物新韵足”,还有“半岛学堂”带你在上海丰富的历史遗迹穿行,下榻酒店的小朋友还能学到中式风筝制作,如果你够壕,包个半岛游艇夜游浦江极好的。

外滩33号

原英国领事馆主楼→外滩源壹号

这是外滩第一界面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849年的英国领事馆主楼(现存完好的是1872年重建后的建筑),立面呈英国文艺复兴风格。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屋前是一个典型的英式花园;屋顶是西式的四坡顶,但就地取材铺设着中式小青瓦。

主楼原为英国领事馆办公楼,随着领事事务的扩大,后来升级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外滩1号到33号的那些往事

原英国领事馆主楼现定名“外滩源壹号”,屋前有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园,27棵古树绕屋而立,环境幽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