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根(植物)

 知识宝库以致用 2019-06-28

葛根

植物2个含义

  • 植物
  • 电视剧《末代御医》中的人物
收起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颈僵)、烦热消渴、泄泻、痢疾、麻疹不透、高血压、心纹痛、耳聋等证。

中文学名葛根

别称葛条,甘葛,葛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豆目

豆科

葛属

野葛

分布区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

采收时间秋、冬二季

用量9-15g

毒性无毒

更多

    入药部位

    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性味

    味甘、辛,性凉。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治

    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相关配伍

    1、时气头痛壮热:生葛根洗净,捣汁一大盏,豉一合,煎六分,去滓分服,汗出即瘥。未汗再服。若心热,加栀子仁十枚。(《圣惠方》)

    2、预防热病,急黄贼风:葛粉二升,生地黄一升,香豉半升。为散。每食后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有病五服。(庞安常《伤寒论》)

    3、辟瘴不染:生葛捣汁一小盏服,去热毒瓦斯也。(《圣惠方》)

    4、烦躁热渴:葛粉四两,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匀,煮粥食之。(《圣惠方》)

    5、干呕不息:葛根捣汁,服一升,瘥。(《肘后方》)

    参考资料

    •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版
    •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5月
    • [4]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