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年9月12日,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夏宫举行盛大的生日宴会。余兴节目中,一位拉中提琴的少女风姿绰约、技艺高超,使在场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深受感动。达·芬奇立刻把这位少女请到自己身边,希望她能到家里充当模特儿,因为他想画一幅以“音乐”为题材的画,挂在法王的宫廷中。 但是这位少女要看护生病的哥哥,无法离开巴黎,因此婉拒了这个要求。她的哥哥名叫伯多禄,是曼多瓦镇上著名的弦乐器制造商的儿子,他不仅继承祖传手艺精通弦乐器制作,且善于作曲。在巴黎因失意与贫困而病倒在贫民窟里。达·芬奇听完了这位少女的叙述,决定帮助她。 一天,达·芬奇来到巴黎的贫民窟专程拜访他们,伯多禄十分感动,说如果能制成只有4根弦的新乐器,一定能发出比六弦提琴更完美的声音,他还拿出设计图详细说明。 达·芬奇为了鼓励他制作完成这种创新的乐器,决定买下它,并且先付了定金才回去。伯多禄抱病日夜赶工。到了约定的日子,达·芬奇又来了,看到乐器已经制作完成,伯多禄也疲惫得几乎没有说话的力气。他妹妹凯瑟琳拉着他作的那首曲子,达·芬奇侧耳倾听,只觉旋律时而如春风轻柔,时而如江水奔腾;时而如仙女飞舞,时而如百鸟争鸣,达·芬奇从未听过这样美妙且令人感动的乐曲,不禁热泪滚滚。 正当乐曲将终,发出一声响亮的音符后,弦突然断了,大家感到震惊,再看伯多禄—这位年轻而前途无量的艺术家的灵魂已随着弦断离开了人世。 他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第一把小提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