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六月份在世界老子道德文化城学习时,我就一直在想:中国这么好的老子文化,为什么一定要跑到国外去学呢?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把文化城的所有美好带回家。 回来后,我和沈燕老师、刘美玉老师、郑雪红老师等一起组建了《道德经》养生拳操点,等先生和于银松老师11月份学习回来后,我们又开始举办每月一次的读书会。我们走进企业,走进政府、机关单位,走进学校,我们邀请很多对《道德经》学用有深刻理解的老师们来靖江分享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 现在,我们每周一次的聊吧分散在不同的志工老师的工作场所,以各自为中心,带着身边的人展开对《道德经》章节的深入学习。我们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地点的展现,让大家体会大道的智慧及力量,我们都希望能够给自己身边的人带去收获感、幸福感。 每个周五是我们公司例会时间,以前的例会我们只谈工作,三年前开始我们的例会形式改成了一个小时的《道德经》学习,一个小时的工作布置。同事们最初对学习非常抗拒,甚至有人因学习而提出离职。三年过程中,从刚开始每周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三章,后来同事们轮流主持学习,到现在同事们通过每周一个章节的深入解读,并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去对照检查自己的心行,达到对章节的理解。很多同事从最初开会发言都瑟瑟发抖,到现在可以独立主持一个小时的学习,最关键的是他们对《道德经》的理解经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每个人看到的智慧点都不同,然后经过同事们一起碰撞,让大家都能收获到不同的智慧。 这周我们学习第三章“无为妙用”,大家的分享点如下: 一、为人处世中,与人为善,遵循自然规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老天自然会回馈于你。 二、一段美好的音乐,当没有人欣赏它,也是无用;一个领导,当没有人尊重你,代表你没有能力。成功不是运气好,而是一个人的人品,真正的成功是我们的人品和善念。 三、在车站看到别人在草地旁抽烟,我也很想走过去抽,可当我看到那边的花花草草,还有很多小孩时,我就控制住了自己。我在想:那些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不会在孩子面前抽烟的,所以我也不能在别人家的孩子面前抽烟。学《道德经》的目的就是修心,是自我修炼,抵制外界的诱惑,当别人做的不对,不跟随,认清自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烦恼,说明我们的力量不够,需不断学习,洗涤我们的内心。每当我们发出一个小小的善念,都可以影响身边的人。 四、无为是指让一切自然变化发展,不去刻意的改变任何事物(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去努力),遵循规律来做事自然会成就所有的事,这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让别人获得幸福感,给别人带来温暖,关心别人,工作方法教给别人,这就是有道的人,就是无为妙用。 五、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多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六、威不足则多怒。威德不足以服众就会容易发怒。有人用发怒来树立威望,其实会事与愿违的,因为发怒暴露出了德行的不足。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当你怕得罪人,说明你就已经失去威信了;当你得罪人,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是为了整体利益,公司利益,为更高的利益而得罪人,是妙用。管理是协助别人把事情做好,理顺事情。 七、信不足则多言。信用不足的人,说话别人不相信,通常就会费尽口舌去讲更多的话。《易经》又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在公司上班就是与公司签约了合约,我们都要遵守合约。员工手册就是我们的契约,比如每周工作日记不按时交、迟到早退、上班淘宝购物,玩游戏,甚至是走私侵害公司利益等等,都是信用缺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是我的责任,当我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学习时,最终受益的还是我自己。践行四和就是行道、悟道的过程。 作者:高煜(作者授权代发) |
|
来自: 道德经学用 >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