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即每四人中至少有一人“睡不好”。我国最新的“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民人均睡眠时间从5年前的8.8小时缩短到6.5小时,大约有38.2%的人睡不好觉。在睡眠方面,超过1/3的中国人成了“弱势群体”,长期睡眠不足,轻则生物钟紊乱、情绪不稳定,重则对人体器官和生理组织造成永久损伤,引发多种疾病。那么,如何能够“美美地睡一觉”呢?咱们来听听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尹又的介绍。 危机重重的失眠,引起人体多种疾病今年75岁的涂大伯是老病号了。“老涂是越来越糊涂了,要不是按时吃药,恐怕连我也不认识了。”涂大伯的老伴直叹气,但又拿糊涂的涂大伯没办法。涂大伯患老年痴呆已有些年,家人们围着他团团转,但他的病情还是缠绵反复。 涂大伯年轻时是理工科教师,思维敏捷。60多岁退休后,他一下子没了事情做,很不习惯,晚上开始失眠。 被失眠困扰的涂大伯,想尽了各种方法,试过吃安眠药、针灸、运动等等,都不见好转。他每晚都辗转反侧,老伴被影响得无法入睡,两人只好分房睡。因为晚上睡不着,涂大伯白天没精神,哈欠连天,人越来越憔悴和消瘦。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伴发现,涂大伯不仅晚上睡眠时间非常少,连说话做事也常犯糊涂,好几次出门倒垃圾,涂大伯忘了回家的路,在小区里兜兜转转半天后才被邻居领回家。周末儿女们回家团聚,涂大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肯吃饭,却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叨叨。 “咱们女儿是不是要去上学了,我起来送她去学校。”有一天早上5点多,涂大伯匆匆跑进老伴房间,把她叫醒。老伴听了这话,十分震惊:“咱们女儿都结婚有孩子了,她儿子都已读小学了,你别吓我呀。” 老伴左思右想不对劲,当天就带着涂大伯去医院。尹又医生了解情况后,先给涂大伯开了点药,吃半个月,观察反应,然后再做相关检查,判断病情。“涂大伯患的是老年痴呆,这种情况只能用药物控制,延缓病情进展。”尹又对涂大伯的老伴说,“涂大伯的病,和他长年失眠有一定关系。” 对话专家 《家庭》:失眠和老年痴呆有着怎样的关系? 尹又: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突触会收起来,脑细胞之间的空隙扩大。此时,大脑的脑脊液涌入,会带走细胞外过度沉积的β淀粉酶,而这种物质正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如果一旦患上睡眠障碍,人体不能有效清除脑部的β淀粉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老年痴呆。 有的睡眠障碍患者会出现眼珠子极速转动,甚至拳打脚踢的状况,但醒来后,患者自己浑然不知。这类人群,绝大部分在数年后,出现各种老年痴呆的典型症状。 对于有睡眠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我们既要积极干预他的认知障碍,更要改善他的睡眠质量,只有全方位干预,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家庭》:睡眠障碍,除了会引起老年痴呆,还会引起什么疾病? 尹又:一次高质量的睡眠,对人体非常重要。相关数据显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不到一周,人体内的700多种基因功能会发生改变,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力等发生变化。睡眠时间过少的人群,患上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倍。 即使没有患上明显的疾病,失眠人群也会出现各类亚健康症状,如耳鸣、皮肤干燥、记忆力下降、肠胃功能失调等等。 这些全都是失眠欠下的“债”,而“还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况且有些“债”根本就“还不起”,人的器官一旦受损,恢复如初谈何容易? 失眠,一个越来越年轻化的“老问题”29岁的鲁中阳在上海徐汇区一家电器卖场做经理,工作压力大,几乎每天晚上都被失眠困扰。有一次,他在微信朋友圈求“入睡良方”,谁知引来一大群人共鸣:“我也睡不着呀”“全世界都睡了,唯我独醒”;也有朋友给他“解药”:来两斤二锅头、砸自己一榔头……鲁中阳看了,哭笑不得。 晚上睡不着虽然很痛苦,但鲁中阳觉得,睡不着应该不是什么大事,便自作主张地买了一些安眠药,如果晚上到了两三点还睡不着,他就吃一颗。渐渐地,他开始依赖安眠药,不吃安眠药就感觉少了什么似的,心里不安,无法入睡。 白天,鲁中阳精神萎靡,哈欠连天,货品登记连连出错。“现在的年轻人,晚上玩手机、泡吧,白天没精神,要是再这样下去,你就不用干了。”受到领导批评的鲁中阳特别委屈,终于意识到失眠的严重性。 对话专家 《家庭》: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受着失眠的痛苦,失眠人群中,年轻人多吗? 尹又:现在社会上的人压力都大,失眠人群中,年轻人也是一支在不断扩张的队伍。为了有良好的睡眠,70后们会买一些助眠食品及保健品,80后则更偏爱购买高档的寝具,而90后会关注一些助眠的小产品,比如香薰灯之类的。别以为90后年纪轻就不会失眠,失眠问题不分年龄、性别,年轻也会受到失眠威胁。 《家庭》:导致年轻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尹又:老年人失眠,有不少是身体器官老化所导致的;而年轻人,他们的睡眠会受情绪影响,工作压力、情感问题、财物状况等都会困扰年轻人。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缺少锻炼,失眠和运动有着一定关系,人在从事体力活动时,大脑皮层会让从事脑力活动的兴奋灶处于休息状态,很多人都有体会,较重的体力活动之后,就往往比较容易入睡。但很多年轻人在晚上都会有一些活动,比如玩手机、打麻将、吃宵夜、去KTV唱歌等,过于刺激的事物会使得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晚上躺到床上后,大脑难以转为睡眠状态,导致入睡困难,人也变得焦躁不安。 《家庭》:很多人被失眠困扰,但不一定每天都失眠,也不会为此专程去看医生,那么,这类人群该如何通过自我调节,提高睡眠质量呢? 尹又:睡觉不是简单的脱衣服上床躺下,之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大家可以洗个热水澡或泡脚,这样有助于让自己安静下来。每天尽量选择差不多的时间上床,让身体和大脑都得到信息:这个时间要开始“酝酿”睡意了。如果有条件,可以给自己营造一个喜欢的睡眠环境,比如穿上舒适的睡衣、换上喜欢的床品、打开柔和的灯光等,这些都有助于睡眠。 如果实在难以入睡,在床上翻来覆去也是一种折磨,倒不如起来,翻阅一本比较枯燥的书,说不定看一会儿就有睡意了,还可以吃一个苹果或香蕉,喝杯温牛奶等,这些都能帮助大脑神经安定,以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作者/萌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