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轻风无意 2019-06-2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在中国古代瓷器中,由于历史因素,清朝的瓷器,保存的最多最完整。其中,“清三代”最负盛名——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雍正帝读书像》轴,清,宫廷画家绘,绢本,设色

清雍正青花瓷是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国家博物馆中国瓷器展

雍正青花瓷胎釉:

雍正官窑青花的胎骨晶莹洁白,在20倍放大下呈糯米饭状。胎壁薄而坚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轻叩,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民窑高档瓷与官窑瓷胎基本接近,很难发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

典型的官窑青花釉呈青白色,纯净润泽。釉薄而精纯,釉中密含气泡,且大小气泡混杂套叠,有的釉表见细橘皮纹。有些民窑青花为粉白釉,胎釉结合处无火石红。部分民窑青花的圈足上涂抹一层黄色护胎釉,与纯净润泽的青白釉交映成辉。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 清雍正 国家博物馆

雍正青花瓷所用青料:

雍正青花呈色有纯蓝、灰蓝和青紫三种。灰蓝色是典型的民窑粗器,青紫色的多属民窑仿明作品,标准的雍正官窑青花呈色极为纯正,洁净无瑕,有深浅不同色阶,略见晕散。

青料发色有三种。使用浙料的呈色基本与康熙时期使用浙料的瓷器相同,蓝中带紫,多采用上等浙料绘制官窑青花;仿宣德青花发色青中有黑褐色疵点,略有晕散,官窑仿宣德青花瓷发色幽静而匀润,雍正早期有康熙时期的指捺纹特征,中后期比康熙时期发色更加淡雅,蓝中带有藏青色点;深沉的淡蓝色泽,色沉釉底,发色稳定雅丽,具有典型的雍正特点。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历代青花瓷代表图录

雍正时期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既保持了青花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特点,又增添了釉里红浑厚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

以下详细介绍故宫馆藏的珍贵雍正朝青花瓷。

1、【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清雍正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清雍正,高21.2cm,口径3.4cm,底径7.9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清雍正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内敛,近底处外撇,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通景绘枯树栖鸟图,栖落在冬日枯树上的山雀两两相对,野趣十足,别有情致。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书“雍正年制” 双行四字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清雍正

此瓶图案疏朗大方,画意生动自然。

2、【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高68.8cm,口径23.7cm,足径23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

尊撇口,粗长颈,圆腹下收,近底处外撇,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颈与腹部分别绘通景龙穿四季花卉图案,以海水纹、回纹、如意云纹相隔。近足处衬以海水江崖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

此尊形体高大挺拔。青花颜色浓郁艳丽,纹饰画工精细,具备清代前期陶瓷大器的伟岸风格。这种器形源自康熙朝的瓷尊,但口沿和足底撇度比那时的器物明显见小。

3、【青花海石榴贯耳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清雍正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清雍正,高19.4cm,口径5.2cm,足径6.3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清雍正

瓶洗口,长颈,丰肩,双贯耳,上腹圆鼓,下腹渐收,浅圈足。白釉微泛青,青花呈灰蓝色,晕染。颈饰海水纹,耳绘回纹,肩和胫饰蕉叶纹,腹绘缠枝石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清雍正

该器青花发色、釉面、纹饰及造型皆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贯耳瓶,很接近真器,以后各朝也有此器形。

4、【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高8cm,口径9cm,足径3.8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

盅撇口,弧腹,外撇高足。盅里光素,外绘青花纹饰,分别为云托八宝、缠枝花。足内边沿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这件高足盅是仿明成化款的同类器,其青花色调浅淡,图案轻描淡绘,线条纤细清晰,釉面乳白莹润,是仿明成化青花八宝高足盅的成功之作。

5、【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清雍正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清雍正,高39.3cm,口径10cm,足径12.3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清雍正

瓶撇口,细长颈,腹下渐敛,圈足外撇。瓶身以桃树为主题纹饰,树上结桃实9枚,桃花20朵,树下绘灵芝、竹子,空间绘蝙蝠5只。口、足际各绘双弦纹一周。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清雍正

雍正朝官窑瓷器以造型端庄、做工精细著称。此瓶造型秀丽,构图疏密得当,工艺精巧。青花画风仿明永乐、宣德风格,以点染的重笔模仿铁结晶斑点,于清秀中显露出古朴刚劲之风。图案中的桃实、桃花、桃枝、蝙蝠、灵芝、竹子等,在传统文化中均属于吉祥图案,寓意福寿吉祥。此瓶为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杰出之作。

6、【瓷“乐善堂”玺】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乐善堂”玺,清雍正

“乐善堂”玺,清雍正,瓷质椭圆形玺,上部为青花云龙纹,汉文篆书。面椭圆形,宽6cm,长9cm,通高10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乐善堂”玺,清雍正

该宝制作于雍正帝继位之前。根据乾隆帝的《乐善堂记》,乐善堂系乾隆帝皇子时期的堂名,共有两处,分别位于圆明园桃花坞和宫中重华宫的潜邸之内。但乾隆帝所说的这两处乐善堂,其命名最早的是位于雍正四年(1726)其被赐居的圆明园桃花坞内,显然与此玺所指的乐善堂不同。根据此玺,知早在雍正帝继位之前,在其潜邸之内便有“乐善堂”这一堂名,但具体情况不详。

7、【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清雍正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清雍正,高18.6cm,口径13.7cm,足径10.3cm。

尊圆口,长直颈,溜肩,直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体通过留白的装饰技法,颈、腹间绘有青花夔凤纹样。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清雍正

双陆尊的名称源自器形模仿双陆棋的造型,系用于插花的陈设器。此器青花色泽淡雅细腻,体现了雍正朝的风格,是雍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

清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制技术高,因而胎胚坚白细润,成型工整,器体轻薄。大器胎体匀称,不显厚重,小器愈加玲珑。因此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此时的青花瓷多采用淡描双钩法,勾出轮廓线,加以重染,画风细腻,构图疏朗,清秀典雅。

8、【青花八宝纹背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八宝纹背壶,清雍正

青花八宝纹背壶,清雍正。

9、【青花《兰亭会》笔筒】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兰亭会》笔筒,清雍正

青花《兰亭会》笔筒,清雍正,口径19.8cm,底径19.2cm,高21cm。

10、【青花云鹤九桃纹盘】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云鹤九桃纹盘,清雍正

青花云鹤九桃纹盘,清雍正,高5.1cm,口径21.5cm,足径13.5cm。

盘口微撇,弧腹,圈足。盘内外青花装饰。盘内饰桃树一棵,结9枚硕桃。外壁绘8只飞鹤,间以带状云纹,近底处为海水江涯纹。外底双圈内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云鹤九桃纹盘,清雍正

此器青花浓艳,线条流畅,纹饰寓意吉祥,是为皇帝祝寿之器。

11、【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清雍正,高26.5cm,口径8.9cm,足径11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清雍正

瓶敛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外撇。足内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器型秀美,以岁寒三友图为饰。画面以翠蓝色的青花绘梅树枝干、松针、竹及山石,以色彩略暗的釉里红描绘苍老的松干和傲寒的梅花,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图中以竹叶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以诗寓画,画中藏诗,匠心独运。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清雍正

此器所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是明清瓷器中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松树长青不老,竹有君子之风,梅花凌霜傲雪,古代文人骚客多以松竹梅的高风亮节自喻。

12、【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高44.3cm,口径16.3cm,足径24.7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

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釉里红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莲纹,腹壁的主题图案是青花釉里红缠枝莲花纹,近底处绘青花釉里红仰莲瓣纹,足边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

此尊因形状如同倒放的鹿头,故又名“鹿头尊”。其造型稳重饱满,釉色莹润,釉里红颜色亮丽,以青花、釉里红装饰的缠枝莲纹饰,红花蓝叶,色彩搭配巧妙。它代表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

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此时的青花釉里红瓷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云鹤、云蝠、蟠螭(pán chī 音盘吃)、穿花凤、松竹梅、山水人物等各种。

13、【釉里红花蝶纹笔筒】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釉里红花蝶纹笔筒,清雍正

釉里红花蝶纹笔筒,清雍正,高15.6cm,口径18.3cm,底径18.3cm。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釉里红花蝶纹笔筒,清雍正

笔筒呈圆筒形,直壁,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主题图案有两组,一组绘洞石、菊花、牡丹以及飞舞的3只蝴蝶;另外一组绘喜鹊登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笔筒胎坚、釉润。釉里红的发色稍微不足,但正是这种缺陷所形成的层次,为画面平添几分情趣。笔筒上两幅画面的喻意是“探花及第”和“喜上眉梢”。用这种图案装饰笔筒,可谓恰到好处。

14、【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清雍正,通高28.7cm,口径12.5cm,足径11.2cm。

罐圆口,短直颈,窄圆肩,直腹,圈足。附伞形盖,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内施白釉。外壁青花釉里红装饰。主题纹饰为釉里红凤穿花纹,其上下以青花釉里红云蝠纹、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和青花回纹为边饰。盖纽绘釉里红团花以及青花如意云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清雍正

此罐造型源自明代宣德时期,端庄大方,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发色纯正,青花颜色翠蓝,纹饰布局严谨,是雍正官窑瓷器中的一件上乘之作。

清雍正时期年希尧、唐英共同督理景德镇御窑厂烧造,铜红呈色技术更为成熟,其色彩鲜亮艳丽,纹饰清晰舒展,造型优美。雍正釉里红瓷多以白釉为地描绘纹饰,但也开创了以天蓝釉与冬青釉为地的装饰。

15、【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

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

清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清

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直至今日,青花瓷仍然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瓷器之一。雍正青花瓷更是以清秀之色令瓷器爱好者赏心悦目。

清雍正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赏鉴——故宫馆藏珍宝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