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国俊
白芷外用祛斑美容
白芷外用为美容要药。《日华子本草》谓白芷“去面皯疵痕”。皯者,雀斑也。《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
据笔者临床验证,白芷一味单独外用便可美容;若配伍菟丝子、白附子外用,能祛除黄褐斑。菟丝子,《本经》谓其“汁去面䵟”;白附子,《本草纲目》谓其主治“面上百病……面皯瘢疵”,可以“入面脂用”。
如治王某某,女,36岁,怀孕后期两侧面颊出现黄褐斑,呈蝴蝶状,咖啡色,产后一直未消退,皮损面积约3cm×4cm大小,已3年,月经正常,无任何不适。曾坚持服逍遥丸、杞菊地黄丸半年无效。
嘱其自制白芷祛斑膏:白芷200g,白附子40g,二味碾为极细末;菟丝子400g,洗净,加冷水1500ml浸泡2小时,文火煮沸1小时,滤取药液400ml。将白芷、白附子细末趁热渗入菟丝子药液之中,充分搅拌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每晚用温水洗脸后,取上述药膏适量均匀薄涂皮损处,保留2小时以上,临睡前用软纸擦去(勿用水洗)。约1个月后面颊蝴蝶斑颜色开始变浅;坚持涂抹2月余,蝴蝶斑整体消失,惟残留几处。0.2cm×0.5cm大小的浅黄色斑。
临床所见面部黄褐斑患者不伴有脏腑内伤杂病者毕竟少见,故尔单用白芷祛斑膏机会不多。另有23例,均伴有内伤杂病如肝、胆、脾胃、肾病或月经失调。笔者均在内服辨证方药基础上加用白芷祛斑膏,一般在1月左右开始见效,有5例皮损竟在1月内消失。
笔者临床还常遇面部无明显色素异常,但欲使皮肤柔嫩细滑且增白的患者,便告其自制白芷美容膏: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饮片200g,用小刀剔除其黄棕色粗皮,碾为极细末。每次取30g,掺入一小瓶市售婴幼儿护肤品中,充分搅拌和匀。气温在20℃以上时宜放入冰箱冷藏。
用法:每晚取此膏适量代替常用护肤品搽面,至少保留1小时,临睡前用软纸揩去(勿用水洗),次晨才洗脸。连用半月后可改为2一3天搽1次。经数十位中青年女性验证,坚持3~6个月,可使面部皮肤柔嫩细滑,且有一定增白作用。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 白芷 中药白芷-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用药禁忌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的功效,内服:煎汤,4~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白芷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 功效与作用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的功效,内服:煎汤,4~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白芷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等作用。 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白芷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白芷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白芷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食用方法白芷的食用方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白芷膏 功效:面皯疱。 配方:白芷3两,白蔹3两,白术3两半,白附子(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及3两,细辛(去苗叶)3两。 做法:上为末,用鸡子白搜和匀,为丸如弹子大,瓷合中盛。
白芷绿茶 功效: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抗菌。治头痛;齿痛;寒湿腹痛;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材料:白芷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白芷散 主治:妇人赤白带下。 组成:白芷30克 海螵蛸2个(烧) 胎发1团(煅) 用法:上为细末。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白芷粥 药膳配方:粳米100克,白芷10克,白糖5克,冷水适量。 制作: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白芷研成细末。 3、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调入白芷末和白糖搅匀,再略煮片刻,即可盛起实用。 功效:清热抗感,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及新陈代谢。
白芷汤 主治:下爿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 组成:防风 荆芥 翘连 白芷 薄荷 赤芍 石膏 用法:上锉为粗末。水煎,温服。 来源:《古今医鉴》卷九。
白芷丸 功效:老人气虚头晕。 配方: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1两1分。 做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来源:《寿亲养老》卷四。
苦参白芷汤 功效: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治肛门潮湿、瘙痒。 组成:苦参60g,蛇床子30g,白芷15g,银花30g,菊花60g,黄柏、地肤子各15g,大菖蒲9g。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来源: 《疡科心得集》 白芷用药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