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真的需要勇气,特别是对待我自己

 茉莉7eo6t3y9 2019-06-28

文案丨阿伞    编辑丨贝贝

奇葩说有一道辩题,叫“如果有个按钮能看到伴侣有多爱你,你要不要按?”

其中肖骁讲到过一段话,大概是:“其实我们每个人有些真实面貌,是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如果真的有这个按钮,那么我建议给自己用。也许你会头一次发现,我们对自己的爱,和对自己的好奇心,居然这么低。这个按钮可以时刻提醒我们,要跟自己的关系好一点。”

虽然是节目脑洞,但事实上,这个按钮是可以真实存在的,也并不需要什么黑科技。它就是我们的觉察和感知。

大部分的人,需要通过心理学书籍、课程的训练,才能对自己有足够的觉察能力。思考得越多,样本数量越庞大,这个按钮调试得越精微,我们就越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但仅仅是觉察也是不够的。

我们按下心中的按钮,看到我跟自己的关系糟糕极了。紧接着就是一个新的问题:我要怎样与自己和解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大家最喜欢的东西——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一种感受,就是当我们突然遇见危险或噩耗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往往会是手脚冰凉,动弹不得,等这个阶段过去,才会选择逃跑或者反击。这就是恐惧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反应——僵直不动。

而当我们任由恐惧感在心里不停地翻滚,演绎,扩散的时候……

一个巨大的恐惧问你:感动吗?

你也只能回答:不敢动。

但这件事情我们往往很熟练——在面对未知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就如同大型恐怖片轮播现场。

比如有的女性,宁愿待在一个家暴出轨不负责的婚姻环境中苦苦煎熬,也不愿认赔出局离婚过起新的人生。有的员工,宁愿待在一个盘剥的、无趣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工作,每天抱怨却也不愿意辞职再找。有的人,在面对一个特别好的新机会时,第一时间就开始推拒,他想的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想冒风险,我不想担责任,我害怕即将发生的事情。

宁愿面对现在的糟糕,也不敢面对未知。

就像对一个孩子说衣柜里有鬼,他光看着衣柜的门,想象着门里的鬼是什么样子,就能把自己吓得半死,上面这些人,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在对未来怀揣着恐怖想象这一方面,我们很有天分。当你已经无意识地创造恐惧,已经习惯了创造焦虑感,创造担忧的感觉,创造这种不安的感觉,你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时,光是想想要去做它,就已经想到很多的困难,很多不容易,很多风险,你就没有办法开始了。

而当你正在给自己创造恐惧感的时候,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到自己在制造恐惧,分清真相与幻觉。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停下来。

我们面对恐惧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勇敢面对,一个是逃避。就像我们听说了衣柜里有鬼之后,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打开衣柜,证明鬼不存在。第二种是离这个衣柜远远的,然后蒙上眼睛不去看它,假装鬼不存在。

而不得不说,在逃避这件事情上,人类的擅长程度几乎达到巅峰,走位风骚,防守严密,形成一套自圆其说而且说得特别圆的行为模式。

这套体系的代表有:

自我合理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投射——所有自己的锅,都甩给最亲密的人;一切无法面对的自己,都是对方的样子。

受害者思维——如果不是我(出生在普通家庭/成长在这个年代/遇到了你),我怎么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提前隔离——为什么要谈恋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手机不够好玩吗?

这所有逃避行为,都在反复消耗我们的能量、体力,并且无法撼动被我们种在心中的恐惧,于是我们会越陷越深,越来越无法面对真正的自己,也就更加无法缓和与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跟自己的关系有严重的问题时,对周围会造成辐射,我们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都会一起“被牵连进来”,造成生活的不幸福。而破解习惯性花式逃避,以及自制恐怖小电影的钥匙,就是勇气。

勇气是所有的力量和创造的起始。在能量等级图里,勇气在中位线位置,从勇气这个级别之后,所有的能量就开始进入到一个上扬的能量,也就是说勇气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你已经过够了逃避和畏缩的日子。已经不想再反复掉到同样的坑里摔得鼻青脸肿又爬不起来;已经不想日常面对亲人时抱怨、面对伴侣时哀怨、面对孩子时迁怒、面对工作时麻木……那么,我们就一起决定好,要改善和自己的关系,要让自己变得幸福起来。

从锻炼勇气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