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岁老奶奶DIY400㎡住宅,逍遥快活似神仙

 晨晓光 2019-06-28

工作勤奋的人无论在哪

都能投入其中

而认真生活的人无论什么年纪

都能迸发出探索欲和活力

在日本,一位76岁的老奶奶

这两样就都占了

△秦泉寺由子

老奶奶是日本出了名的布艺艺术家

叫秦泉寺由子

几句话就能让外行人明白

她在业内的权威程度

发明了青竹染(用竹子染出白色)

的人是她

和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

这几位日本时装界的

大设计师合作过的人也是她

70岁的年纪,本该好好休息

可秦泉寺由子这边想着用料理调养身体

转身她又要自己打理一切

她在京都最有名的比睿山半山买了一块地

自己建房、造房

所有的材料也全部是自己去找的

基本就是铁、木头和石头

创作者似乎天生带着设计方面的自信

秦泉寺由子也不例外

“我自己就是一个创作者

为什么不自己来设计房子呢?

为什么要把钱给建筑师?”

 

房子建成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有400㎡,而房屋的亮点便是

这个宽敞明亮的大厨房

 

秦泉寺由子多数的休息时间

都在这里度过:规律饮食调理身体

请朋友来做客、聚会......

厨房里的器物

多到数不清

有些是因为秦泉寺由子

参加过很多年轻作者的展览

去了又不好意思不买

不得已捧回来的

有些是他托人定制的:

她曾拜托玻璃艺术家荒川尚

定制了一套器具

用的是她收藏的天然溶石制成的

二楼是秦泉寺由子的工作室

会和朋友在那里研究布艺

她的工作生涯不仅长出常人

而且总在探索

上个世纪60年代

她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美国的日本女性

“我 20 岁刚开始学插花时就跑到美国去感受美国的生活,那时候英国受越南战争的影响,嬉皮士运动正向所有人发放回归自然的信息,而当时的日本却为了摆脱贫穷,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在赚钱。”

以前北美的妇女们都会用

旧布在家里做拼布床罩

纯手工一针一线缝制

是代代相传的女红

秦泉寺由子的兴趣从插花渐渐变成了手工绗缝

后来,她时常做的色彩搭配、布料拼贴的工艺

就是从这边的学习发展出来的

可这个时候

她依旧没能如愿掌握“回归自然”的手工艺

直到 1980 年回到日本

伯父向她展示了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植物染色

秦泉寺由子被那天然的色彩所感动

没有任何染布知识的她决定走遍那些小岛

学习着那些蔬菜染色以及爪哇蜡染

等等原始自然的方法

 

可在这众多的颜色中

制出白色让她吃了些苦头

一次工艺展览邀请

秦泉寺由子设计一块展布

要配合漆器大师的作品

经典的漆器一般都是红色或者黑色

她思考着有什么染料可以和

漆匠们的作品相得益彰?

把他们的红黑漆发挥得更好呢?

她很快就想到了白色

白色简洁素颜

堪称百搭色又能完美衬托出其他颜色

再合适不过

可这白色又从何而来呢?

“竹子不能作染料” 

某位染布大师在书中明确地写道

所有人便因此觉得竹子染色是不可能的

但久寻不得法的

秦泉寺由子决定试试看

清晨时分,她收割了竹蔗

把厚厚的竹肉剪出并洗净

随后把它们浸入水中切细

然后用柴窑中炖两个多小时

两个多小时后

竹子会被炖成浅棕色的色汤

去除竹子渣并过滤并

等待冷却溶液后就成染料

秦泉寺由子把纱线和布慢慢浸入染料中

她想的是,无论如何

先把布头挂起来再说

最后,秦泉寺由子把染过色的布料

用水洗涤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让阳光照射等待干透 

“我记得那是一个下午

我走到室外看了看

阳光正好照射在布料上:

闪闪发光的白色” 

秦泉寺由子的试验成功了

就是这一白色

和化学染料产制作的任何一种白色

都不同的 “白”叫她欣喜若狂

最后,秦泉寺由子如期地

展出了一块长达10米的青竹染的布

围绕整个会场

轻盈飘逸,美轮美奂

在那之后的二十余年

秦泉寺由子热衷于研究不同的竹子

生产出不同程度的白

更写书教人如何做出那种程度的白

而她二十年前染出的布

不仅没有泛黄、发旧

反而是越放越漂亮。

后来,秦泉寺由子又做了新的尝试

她干脆把手工绗缝和竹染结合起来

做出了一套压花被子

取名为《白色休憩》

△秦泉寺由子作品,压花被子 “白色休憩” (1996 年)

而她曾经做过的几乎所有床罩作品

现在也全都被

美国、英国的美术馆收藏了

不断向前探索是秦泉寺由子

这一生最喜欢做的事

每往前一步

收获的不仅是生活中的成果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升华和愉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