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 教育局:希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网曝杭州西湖区三墩小学规定,学生两眼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27日,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表示,学校制定关于眼睛视力的评选标准也是希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引起家长在这方面的重视。 这则新闻一出现,评论区就炸锅了,有人对此规定提出的质疑,主要是“涉嫌歧视”。 重视学生视力健康值得肯定,但此条校规未必可取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近视问题是越来越严重,现如今青少年近视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的确很可怕。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得到根本的扭转,后果不堪设想。 注重孩子视力健康的导向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把它纳入到评比的标准里真的合适吗?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现代医学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高度近视,生出来的孩子也有可能近视,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难道孩子也要承担父母的责任吗? 其次,应试教育依然强势,重考试成绩、轻锻炼、轻身体素质的风气在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普遍存在。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抑或是全社会,都要对学生的视力状况和眼睛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出必要改变。但是视力问题和评优联系在一起是否不妥? 个人认为,近视低龄化十分严重,我们必须重视,但是要通过良好的引导。要教给孩子科学的用眼常识和护眼知识,对孩子的一些不良用眼习惯也要纠正。 孩子近视怎么办? Q1: 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等问题,家长应当如何处理? (1) 若是第一次接受视力检查,建议进行散瞳检查,分辨真性假性近视。 (2) 根据医生建议,及时医学验光,配合格眼镜。 Q2:“一旦带上眼镜就摘不掉了”,这种顾虑合理吗? 这是一种误解。 近视眼患者若不合理配戴眼镜,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造成看远处的东西不清楚,容易出现视疲劳,影响学习;同时患者为了让视力更清晰,常被迫眯眼看东西,上下眼睑长期压迫眼球,会拉长眼球前后径,也促使近视度数增加。 而佩戴了合适的眼镜后,不仅看东西清晰了,而且由于不必把东西放在离眼很近的地方,视疲劳得到改善,眼球拉长得到缓解,反而起到了减缓近视加深的作用。 物理治疗、按摩、眼保健操等手段主要针对假性近视,对治疗真性近视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旦孩子确定是真性近视就要考虑戴合适的眼镜。 如果有远视力下降,同时影响工作或生活,通过镜片矫正可以改善,则需要配戴眼镜。 理论上来说,框架眼镜对于多数人都是适用的,并不会直接导致近视度数加深过快。 孩子一旦出现真性近视,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即使不佩戴眼镜也不会消除近视。而且真性近视的度数是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深的。配戴眼镜可以有效的减缓度数增加的程度。若不及时戴眼镜,度数增长的会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