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挑这样的一个话题去说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很多读者经常会问我说,有时候拿到一个文稿,想要把它排版的好一点,但不知道怎么下手,这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事情,就是在排版的时候,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之前没有讲到过这个点,所以,需要补充进来。 好了,那前面说了“很多人面对一段内容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手进行排版”,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如果说你不清楚,那么,你可以参考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方法论,一共分为四个步骤,遵循这些步骤,你肯定能完成一个至少70分左右的排版。 那这四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呢? 都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先来挨个地说一下。 01 信息梳理提炼 我们在做PPT的时候,肯定都是要把一段文字变成一页PPT的,对吗?所以,第一步咱们就需要先来对文案信息进行处理。 这里呢,先来说一个很多人会犯的问题。就是很多人,经常会拿一页有大段文字内容的页面问我,说这该怎么排版。 坦白讲我每一次都想回复他,这怎么排都不好看。 因为这些信息,都没有经过处理,没有重点,也没有结构,而且,之所以要对页面进行排版,不是说要把一段内容排的更加美观,而是要把这一段文字内容所要表达的含义给讲清楚。 所以,当我们拿到一段内容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信息进行梳理,把一些关键的点给提炼出来。 那该怎么对内容进行提炼呢? 这里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方法,叫做论点论据法。 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看到一段文字内容的时候,先来明确他要表达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先把这个给找出来。 然后呢,我们在正文中继续找那些能支撑论点的内容,如果有些内容不能支撑论点,OK,把它给拿掉就好。 比如说像上面这个页面,我们提炼后,他的信息就变成了这样: 另外,在信息提炼的时候,有一些口语化和常识话的内容,也要拿掉。 什么意思呢?咱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把文字内容粘在一页PPT上。通过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口语化和常识化的内容还是挺多的。 当我们将这些内容删除提炼后,他的页面内容就会变成这样。 这是内容排版的第一步,先进行信息的提炼。 02 确定层级关系 当我们把信息进行提炼之后,就需要来区分一下页面内容的层级关系。 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干嘛的呢?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要搞清楚页面上它的内容,哪个是重点,哪个是非重点。 那搞清楚这个,有什么用呢? 很简单,有些时候我们看一个PPT的时候,会觉得乱,比如像这个页面: 而之所以乱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层级结构不清晰,导致我们抓不住重点,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太乱。 那么,该如何区分信息的层级关系呢?这里有两个很常用的方法是: 非常简单,咱们找一个例子来理解一下,比如说还是用刚才提到的那个很乱的页面: 我们把页面上的信息层次给梳理清楚之后,当我们再去看这一页PPT的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清晰。 对吗?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我们在排版的时候尽量保持,一整套幻灯片字号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不要来回变。 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排版之前,决定页面大标题用60号,小标题36号以及正文24号。 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字号的层级关系给确定下来,就不要变了。这样可以让一整套换灯片的版式看起来很统一。 当然,我前面给到的那些参数仅供大家参考。如果说你想要去设定了相应的字号,你可以参考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按照1.5倍。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当标题是24号的时候,正文的字号就可以设定为16,只要符合1.5倍的关系就可以了。 03 确定逻辑关系 因为我们排版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可视化,是为了让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所以说,我们需要在排版之前,先来明确一下内容的逻辑关系。 在PPT设计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逻辑关系呢,大概就是四种,分别是: 为了便于各位理解,我找了几个例子,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总分类型 对比关系 递进关系 并列关系 如果你不擅长绘制图形,建议多看一些咨询公司的PPT,因为他们PPT里的逻辑图形是最严谨的。 同时,也分享一份我在网上找到的逻辑图形素材,大家下载后可以套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