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派盆景中的“云片”

 nygf 2019-06-28
点击音乐  静心聆听
点击音乐 静心聆听

提起扬派盆景,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云片”。

“云片”是扬派盆景最显著的造型特色。

所谓“云片”,是指扬派盆景中常将树木顶部及各个枝臂加工成又平又薄的片状,好似天空中飘浮的片片云彩,故称其为“云片”。

扬派盆景的树干虬曲多姿,“云片”随主干的姿形巧妙分布,层叠有序,隽秀典雅,可谓“严谨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云片”的形状,顶片多为圆形,其他各片多为掌形。

“云片”多寡,视树木自身条件而定,常1-9片不等。善于设计的盆景艺人,会将“云片”的位置安排得十分合理,谓之“因材而作”、“应物造景”。

“云片”的分布,上不掩下,争让有序,能让每一个枝片都接受到阳光雨露。

有了“云片”这一特色,盆景的题名也就围绕“云”字做起了文章,譬如一些优秀的盆景作品被命名为“青云”“碧云”“翠云”“彩云”,还有“巧云”“祥云”“瑞云”“行云”等等。

命名生动有趣,发人遐想。

不少研究扬派盆景的专家、学者对“云片”特色作了深入探讨。

树木盆景是大自然中美好树木形象的缩影,但并非简单的依样照搬和缩小,而是对描摹对象作了取舍、提炼和艺术处理,做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它既师法自然,又融入了艺术创造。

扬派盆景“云片”的形成,是受到高山上的松柏长期经受风涛的“加工”而形成枝臂平展之势的启发,同时也受到国画中某些树木形象的影响。

扬派盆景独树一帜的“云片”特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著名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曾对扬派盆景做出很高的评价,他说扬州盆景“古拙经久,气魄雄伟,雅健多姿,而无妞妮作态之状。”

又说“虬枝老干,缀以‘云片’繁枝,参差有序,具人工天然之美于一处。……能自出心裁,别具一格,故云之‘扬州风’”。

“云片”的特色,是区别于其它流派盆景的重要特征,比如,扬派盆景和苏派盆景颉颃已久,二者虽同样讲究枝片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但枝片的形状却有明显区别。扬派盆景的枝片又平又薄,称做“云片”;而苏派盆景的枝片,大多下面平,上面呈弧状隆起(中心厚,边缘薄),或可称做“云朵”。

扬派盆景的“云片”是采用 “细扎细剪”的方法加工,而苏派盆景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扎细剪”。

若将扬派盆景比喻为中国画中的“工笔细描”,那么苏派盆景则可比喻为“泼笔写意”。

扬州人对于“云片”的认可,还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美学思想、精神追求有关。扬派盆景的造型端庄大气,平整工稳,适宜传统的厅堂轩馆陈设布置。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而且能传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平整工稳的“云片”,营造出祥和、安宁的气氛,符合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而枝片舒展,又象征平和、顺利。

对于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人来说,谁不希望国泰民安、家庭和顺、事业兴旺呢?

这就不难理解崇尚儒雅、性格文静的扬州人对“云片”式扬派盆景情有独钟了。

“云片”之平,按照前辈艺人的说法,能达到置一碟水于其上,不会有点滴外溢。

“云片”中的若干小枝,在同一个水平面左右弯曲,弯弯相套,枝不搭枝,细腻的程度能达到“一寸三弯”(即在一寸长的枝条上扎成三个小弯)。

枝条的弯曲方向和弧度大小富有变化,有时还需作“回龙弯”,以弥补片中的空缺。

将枝条弯曲的目的,一是可以增加枝片中绿叶的密度,呈现健康的美感。

二是艺术的表现手法,譬如落叶树在冬季落叶后,可以让人欣赏到枝条如龙蛇游走的蜿蜒、灵动,别有一番情趣。

扬派盆景棕丝剪扎技法之所以会如此细腻,亦有社会人文因素,旧时代商贾富户喜以盆景作为陈设以显示高雅,他们以拥有上等盆景为耀,常请技艺高超的盆景艺人为他们加工和养护盆景。

“富人斗宝,匠人斗艺”,靠手艺吃饭的盆景艺人,必须练就高超的技艺,才能有立足之本。

同时,艺人争强斗胜的心态,也助推了技艺的提高。长期以来,民间涌现出不少拥有精湛技艺的盆景世家,他们将盆景技艺薪火相传,世代沿袭。

如今,古老的扬派盆景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扬派盆景往往自幼培养,一件盆景坯材要经过构思设计和精心加工,才能塑造出理想的造型。定型后的盆景,每年需进行“复扎”(或称“复片”),即拆除树上的旧棕丝,对枝片中不够平服的小枝及新生枝再重新扎一遍。

如此连年不辍,才能使“云片”始终保持平服。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