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玉最过瘾的事——切赌料(上)(猫马说玉图文2019第一季11)

 桂林0773 2019-06-28

《新疆的猫》可以放心买玉的地方

自从猫创建了“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淘玉,不敢有丝毫松懈。今后我们会将这些年行摄于各个玉石采购现场的所见所识归类总结一下,纯属实战干货,与玉友们共享!

赌,毫无疑问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虽说好赌是公认的一种恶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好赌的人大多都比较有趣。而玩玉,无论您玩的是翡翠还是和田玉,都难免会涉及到赌料的话题。

下面,猫和马就这些年见过的一些赌料,将每个细节特征所代表的普遍性,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 料子表面的刚性

A

外表刚性好的料子

所谓的刚性,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料子外表的利索程度。主要指标就是料型规整程度以及料子表面的光洁程度。

上图是一块外表极其利索的料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上去有刚性,貌似石包玉。

要想赌赢这样的料子,首先需要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1、外表有玉性(这个主要靠感觉,光泽度很重要。);2、打强光透光;3、份量重,压手。不具备这三个起码条件的料子根本就不要去碰,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之后,再去观察它们的刚性、棉、糖、黑气等其他特征。

眼前这块刚性不错,有石皮,石皮上略带糖皮。

显然是赌赢了。石皮不算厚,糖丝没有太深入。

上图同样是一块外表刚性很好的料子,切开全是细肉,遗憾的是窜糖多了一点。

也就是说,料型越整段的料子往往里面肉质越是细腻。这是符合物理规律的——越是肉质紧密,就越不容易被水冲成异形,脏杂也就越不容易沁入。

B

外表刚性差的料子

如上图这块料子,虽然料型很规整,但是表面的光洁程度很差,并且有很多石筋,缺乏刚性。

里面无论糖色和礓棉都进的很深,看似几公斤的料子,连一个干净的平安扣都开不出来。

再比如上图这块,外表看着就很杂乱不利索还带有几道纵向的窝心裂,缺乏刚性,切开里面绺裂礓杂基本占全,很好的反面教材。

二 、有石皮的料子

石皮就是指石性很大的皮子。大多数情况下,石皮是白色的。当石皮呈玉与石的混合体时(这种情况下石皮的硬度大于普通石皮,被水冲刷剥落的速度小于皮色的沉积速度),石皮上就会有各种皮色。

上图是一块典型的白石皮料子 ,外表光洁利索,里面是细润的肉。这种料子在没有切开的时候往往价格很低,一旦露肉,价格就会飞涨。

另一块石皮料子。从外表就可以看到糖色,切开大赚!虽说带有青花,但部分肉质够白够细!这个白度制作的成品应该很漂亮!

呵呵!让人得到惊喜的料子,厚厚的石皮下面露出细腻的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石皮料子都值得赌,也有些石皮料子的外表十分的难看,比如,,,,

这块石皮料子外表就相当的丑陋,有一种食物发霉的感觉。其外表信息透露出料子肉松,窜糖而且黑气重,里面果然是满满的脏肉。

而上图的这块显然是石皮太厚了。这样的料子上手会感觉比较轻。

上图这块石性超重,上手略轻。

里面居然是满礓。全素,没肉。

关于白皮料子的表里可见前文:

看不懂白皮子,就不要说你懂籽料(猫马说玉图文版2019第一季1)

三 、土皮子的料子

有一种皮子,沾有明显的土气而显得很糙,怎么看都不像里面有好肉,但切开了还是胜算较大的。

如上图这块料子,表面沟沟壑壑,皮色中夹杂着明显的土气,但就是薄薄一层,里面全是好肉。

再如上图这块,外表十分的不堪,就像才从泥水里面捞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籽料的这种表面特征十分的少见。最初见到这种料子开出好肉,我也是十分的吃惊,以为看到的是特例。后来见到的多了一些,才发现胜算确实比较高。

皮下却是细肉。不过据货主说:“一大块料子,就切出这么一块细肉。”,其他的部分窜礓了。

对于绝大部分赌料而言,其实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外表越好看的料子内里品质往往越好。这有点像看人——越是仪表端正的人往往就人品越好(“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胡说八道,不接受反驳。)。而这种土皮子的料子应该属于例外,算是矛盾的特殊性。

四、礓

A

白皮状的礓

有些料子表面的礓比较多,连成一片很像白皮子。其实也很好甄别:白皮子大多是平行成片分布在表面的,偶有略呈斑团状;而礓即使连成了片,也会有明显的颗粒感,并且打灯大多可以观察到深入肉里的走向。

如下图这块料子,表面密集的细微礓点连成了片,很像白皮子。打灯透视肉内微有白点,里面礓点果然窜满了。

上图的两块都是表里礓点密布的料子,和白皮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再如上图这块料子,顺着白肉其实很容易观察出颗粒状密布的礓点,而不是层状的白皮子。

下面是个反例是个反例是个反例

而上图这块,是不是与前面那块很像?但您再仔细看看,这块料子表皮的白色是烟雾状笼罩了一层,是展开的白皮子,开出来里面就是细润的好肉。

这个赚大了!

上图这块的表面就很容易看出礓点的颗粒感了,里面果然就窜满。

嗯!这个料子开得有点多余,外表这个特征的料子是不值得开的。

下面又是个反例是个反例是个反例。

对比看看上图这个白皮子料子,是不是能看出区别了?像这种白皮子料子,打灯明显能看出白色物质的平行分布走向,与窜礓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当然了,把图片放到这里对比着讲,那是很容易区分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您看明白了,有时也会,,,,

如上图这块料子。根据咱们前面的总结,这块料子的表面白色物质呈展开的片状分布,没有纵向走向,也感觉不到深入的颗粒感,怎么看都是白皮子。但是,这么难看的东东,您会有切它的欲望吗?

真的是白皮子,里面真的是细肉。不过下次再碰到类似的料子,我还是不会去赌。因为白皮子料子的胜算也并不是百分之百,而赌输的大都是一些外表难看的家伙。这块实在是太难看了,虽然它还是赌赢了。

其实关于白皮子、礓皮子、石皮子的叫法在市场上并不是十分的统一。我们用图文将它们区分开来,也只是为了要讨论细节对肉质的影响。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是了,遇到说法有异的也没有必要认真。皮子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的肉。   

B

表面的礓点

更多的时候,礓点没有那么的密集,往往是以零散的点状分布。这种时候依然要特别的注意:1,如果礓点集中在料子的某一部位(我们习惯描述为“有几个礓点”或者“有一团礓”),那问题不大,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切干净的;2,礓点只分布在料子的某一两个面上(只要不是相对的两个面)。这种情况麻烦会稍大一些,但大多也能切干净;3,礓点分布在料子相对的两个面上。这种情况大多就窜满了。

像上图这块料子,每个表面都分布了几个礓点。在切开之前,很多人都会尝试打灯观察(其实也只能看出几毫米的深度),然后会想:“说不定礓点就在表面呢?”,呵呵!这绝对是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

这比如这块大料,所有的面上都有一些礓点,里面会是??

里面??呵呵!里面还是不知道怎样。从这样的断面上来观察礓点,其实是白搭,必须有切面才可以看清。不过根据我们的经验判断,里面应该是比较均匀地窜礓。如果非要说从这样的断面能看出什么?那唯一能看出的就是这个巴郎子很有经验,绝不切出光面。

五、关于料子的色泽

关于料子表面色泽对内里的影响可参考阅读前文:

一招教会您捡漏——详解籽料的脱青(猫马说玉图文版2019第一季3)

六、糖色对开料的影响

由于籽料的糖玉大多不好看,其市场价值甚至远低于漂亮的且末山料糖玉。因此在切料的时候,切出大面积的糖色肯定算是一种失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事情。

A

表面沁糖

表面沁糖指的就是料子的表面透露出糖色,这肯定是一个不太好的信息。

如上图这块,白皮子下隐隐一层糖色(湿了水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糖色)。白皮子略呈土灰状,缺乏刚性,内里糖色沁满。

而上图这块外表刚性很好的糖皮料子,糖色进入就不是太深。

上图是一块礓边带细肉的料子,虽然礓有些扩散,但糖皮下的肉质还是刚刚的。

糖皮沁入得很浅。

对于外表有糖皮的料子而言,大多数情况下的规律就是运气跟着肉质走。肉质越好的料子糖色沁入就会越浅。

巴扎上有些专门卖大料的。我们观察了十几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他们总是在切与不切之间循环。

起初大多就是卖料子,不切。卖着卖着觉得自己有经验了,就开始切一些有把握切赢的料子。经验的价值立刻就开始体现,赢多输少。问题是人啊!是一种会膨胀的动物,再加上有把握切赚的料子也不是太容易就能买到,他们就开始向一些风险较大的料子下手。这,就不划算了,然后就开始检讨甚至发誓,再也不切了——卖料子虽然赚钱少,但毕竟风险也小嘛!这就像蒙古人,能征善战。但自从发明了机关枪,他们就突然变得能歌善舞了——虽然开发旅游没有抢着过瘾,但日子总得过,是吧?但过一阵手痒了,他们又开始切,,,周而复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