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丨中国八大菜系——粤菜

 心中也快乐 2019-06-28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06-28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
 

中国八大菜系——粤菜

粤菜

即广东菜

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

也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世界各国的中菜馆

多数是以粤菜为主

讲究“清、鲜、嫩、滑、爽、香”的粤菜

是八大菜系中的一股清流

粤菜

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

有“五滋

香、松、软、肥、浓

六味

酸、甜、苦、辣、咸、鲜之说

清淡与鲜嫩才是它的诱人之道

对食物的本味追求非常的高

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

三大派系

01

广州菜

广州菜范围包括

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湛江等地

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

兼容许多西菜做法

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 白切鸡

白切鸡

通常选用细骨农家鸡

与沙姜、蒜茸等食材

慢火煮浸、晾干切块

成菜后

色洁白带油黄

皮爽肉滑骨香、清淡鲜美

▲ 烤乳猪

这是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

并且是“满汉全席”中的主打菜肴之一

早在西周时

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

那时称为“炮豚”

▲ 蜜汁叉烧

主要选精瘦猪肉

用叉烧酱、蚝油、蒜、生抽等为原材料制成

广州地区十分流行

▲ 清蒸河海鲜

清蒸是广州最经典的烹饪手法

广州水产品种丰富

以海河鲜最甚

清蒸海河鲜在不添加任何食味

仅仅凭借鱼本身蒸发出来的鲜味

▲ 老火靓汤

老火汤

又称“广府汤”

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

以慢火煲煮中华老火靓汤

火候足、时间长

取药补之效

入口甘甜

▲ 广州文昌鸡

广东文昌鸡

是广东省传统的名菜

以海南岛文昌鸡为主料

配以火腿、鸡肝、郊菜

经煮、蒸、炒而成

造型美观、芡汁明亮

肉质滑嫩、香味甚浓

为广州八大名鸡之一

▲ 烧鹅

脆皮烧鹅

是广东广州最知名的小吃之一

口感鲜香

主材料为黑棕鹅

色泽金红、皮脆肉嫩、味香可口

02

潮州菜

潮州菜

又称潮汕菜

粤菜的主干

有着千年的历史

主要发源和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

潮州菜有着昂贵、精美的特点

刀工精细、口味清纯

追求色香味俱全

以烹制海鲜见长

汤类、素菜、甜菜最具特色

▲ 卤鹅

卤鹅

取潮汕出名特产良种鹅——狮头鹅

以酱油、冰糖、加饭酒、蒜头、香菇等

卤制而成

2018年9月

被评为“中国菜”之广东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 潮州冻红蟹

将红蟹连草放进冰箱急冻后

取出洗净、盛盘

撒上味精、精盐

再放入蒸笼蒸

熟后立即放人冰箱再冻至蟹肉冰凉

如此做出来的冻红蟹鲜甜凉爽

实在是夏日佳肴

▲ 南瓜芋泥

潮州地区盛产南瓜、芋头

在以南瓜、芋头为原料的潮州小食中

最为闻名且历史最为悠久的

就属“南瓜芋泥”了

上笼蒸熟、压成芋泥

慢火翻炒

盛入汤碗中

再排放上用糖水煮过的南瓜块

上蒸笼蒸热后

淋上糖油即成

▲ 潮州卤味

潮州卤味

潮州卤水天下闻名

是最“上得厅堂”的菜色之一

选用几十味药材、香料

上汤研熬而成

酱香浓郁、口感厚重

▲ 水晶包

03

东江菜

东江菜

东江菜起源于广东东江一带

传统的东江菜

偏重于“肥、咸、熟、香

具有下油重,口味偏咸

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

以砂锅菜见长

有独特的地域风味

▲ 盐焗鸡

盐焗鸡是东江菜肴传统特色的一大名菜

相传来源于东江惠阳盐场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当时人们用盐储存煮熟的鸡

为的是使其不变味

能较长时间保管

其味绝佳

▲ 东江酿豆腐

东江酿豆腐

源于岭南有黄豆而少面

所以前人用制作的豆腐包饺子

豆腐用煎、酿、煲等制法

原煲上桌

热气腾腾、味香汁浓

玲珑剔透、极具食相

▲ 酿三宝

酿三宝

有酿苦瓜、酿茄子和酿青椒

酿茄子柔软温和

酿青椒多汁

酿苦瓜很甘甜

粤菜还有中国的网红菜

梅菜扣肉

入口即化

它的做法是有秘诀的

一煮二煎三蒸

温润的饱足感

让眼前的路都变明亮

煲仔饭

是广东地区特色传统名点

广式腊味煲仔饭更是招牌

煲仔饭没有固定的口味

四川人喜欢麻辣

上海人喜欢甜

湖南人喜欢辣......

根据不同的地方

口味都可以调整

猛火煮米饭

中火煮材料

慢火烘饭焦

是制作煲仔饭的要义

粤菜凭借着自己的品质与口味

渐渐成为了广受大众喜爱的美食菜系

因此有着“食在广州”的美誉之称

烹调技艺多样善变

用料奇异广博

这就是粤菜!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