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春嫁得“贵婿”后怎么样了? 曹雪芹埋下三条线索, 很多读者都忽略了

 江山携手 2019-06-28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红楼梦》中又一个群芳齐聚的欢乐宴会。曹雪芹在这次聚会中,一如往常,埋下了《红楼梦》中诸多女子的命运走向。

“占花名”的酒令,让红楼群芳们兴致盎然,声称“早已想弄这个玩意儿”,也让让各位读者耳目一新,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曹雪芹笔下的美丽女子们,都是什么花。

第一个是薛宝钗,牡丹的名号名至实归,大家一致赞叹:“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第二个是贾探春,等探春把花签擎了出来,立刻就红了脸掷在地上:“这东西不好,不改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

众人等忙拾了起来,看时,上边是一枝杏花,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后来,探春的命运果然如花签所言,嫁了“贵婿”,成了某个小国的王妃。那么,嫁了“贵婿”,做了王妃的探春,最后究竟怎么样了?其实,曹雪芹早就埋下了三条线索,来暗示我们,探春嫁得贵婿后的命运,也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

第一,清明。清明,总是被作者有意无意和探春牵扯在一起。探春的判词,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首判词的旁边,画着一幅画,是两个人在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一个女子掩面流涕。

也就是说,探春远嫁的日子,其实选在了清明之时。清明是什么节日,大家都知道。然而探春结婚的大喜日子,偏偏选在了这个时候,只能证明她被迫远嫁的急切和不容等待,也暗示了她远嫁之地,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等着她。

第二十二回的灯谜,探春再一次和清明联系在一起,“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妆点最堪宜”。这次灯谜,也是红楼群芳们的命运伏笔。探春被作者一而再的和清明联系在一起,其中深意,可想而知。

第二,蕉下客。如果您认为第一条线索还不够清晰明白的话,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第二条。第三十七回,探春一时雅兴大发,召集众姐妹和贾宝玉,办起了海棠诗社。“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于是,李纨成了“稻香老农”,黛玉成了“潇湘妃子”,薛宝钗成了“蘅芜君”,探春成了“蕉下客”。

黛玉赶忙拿探春取笑:“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黛玉的一句玩笑话,把“蕉下客”的出处,展示在大家面前。

蕉叶覆鹿,讲的是一个郑国人,打柴的路上遇到一只鹿,就打死了,并且用蕉叶盖在鹿的身上,防止被人偷走。蕉叶覆鹿,覆的是死鹿。蕉下客的探春,还能有个好儿吗?

第三,玫瑰花。《红楼梦》中有两个女子,被比喻成玫瑰花,一个是贾家的三小姐探春。第六十五回,兴儿的话:“三姑娘的诨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刺扎手……”

一个是尤家的尤三姐。同样在六十五回,贾琏劝贾珍:“玫瑰花儿可爱,刺大扎手……”都是三姑娘,都是“玫瑰花”,都是“有刺扎手”,都是刚烈要强……

“玫瑰花”尤三姐,因为婚姻不顺利,自尽而亡,不也是暗伏下了另一朵“玫瑰花”——贾探春的命运悲剧吗?

有了曹雪芹埋下的这三条线索,嫁得“贵婿”的贾探春,其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