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上海垃圾分类了下周一,也就是2019年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标志着在沪生活垃圾分类将进入全面实质操作阶段。 有些上海的朋友,扛不住压力,已经撤了。 大部分还在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拎得清。 官方放话了,希望市民未来适应垃圾分类的不方便! 段子四起,上海人民被垃圾分类搞疯了每天早上都要经历大妈灵魂的拷问: 侬是什么垃圾? 干垃圾?湿垃圾?是有毒垃圾吧,哈哈哈 你以为是上海特产,我觉得不简单。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万亿市场机会!最近全国各地向上海人民发来慰问和嘲笑,那肯定没意识到,如果向全国推开,你还能笑多久? 北京来的比预料中还要快! 乐观预计,3个月内推向其他一线城市,半年内推广到所有二线城市,1年之内全国铺开。 垃圾分类不是梦,不管你在中国的哪个角落,未来茶余饭后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 一个面向全国市场的垃圾分类万亿投资机会和风口就出现了,建议提前布局。 接下来,严肃正经具体分析,看看都有哪些产业机会。 第一思路简单直接,从行业痛点去分析说到痛,毫无疑问是垃圾分类参与者,也就是现在所有的上海人,以及未来在座的各位。 首先是不会分类,意味着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宣传很重要市场反应很迅速,已经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做出了垃圾分类VR教学体验。 之前利用VR做消防演习、做体验的服务商都很好切入,对应的市场则是全国,包括学校、社区、政府单位等场景都会买单,就是门槛偏低。 另外,再轻一点的互联网做法,垃圾分类测试答题,专属APP不一定,做得太重,垃圾分类小程序倒是很快会出现,另外现有各大APP估计也会嵌入,来吸引一波流量。 比如这样: 实体产业也可以有,比如这种,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益智玩具少不了。 还有很多,除了个人和家庭的C端需求,学校、社区、政府单位等公共场景,政府买单的需求更大更集中。 其次,AI语音助手将大显神威考虑到垃圾分类确实考倒了绝大部分人,相信各大AI语音助手很快加入新功能,真是多了一大刚需卖点,以后你就可以对着手机或XX智能音响问: 小x小x,瓜子皮是什么垃圾?小x小x,湿的瓜子皮是什么垃圾?小x小x,我是什么垃圾?主人,你是有毒垃圾……哈哈哈 说不定能带火带屏智能音箱的销量! 今天你用智能音箱关灯开空调,明天你用智能音箱教你分垃圾。 最后,如果没时间分类倒垃圾肯定会催生一批垃圾分类有偿服务,现有家政上门服务,外卖快递、O2O上门,都多了一块新的刚需业务。 你猜微信、支付宝、美团点评等,何时新增垃圾分类服务的流量入口。 入口在巨头手中,垃圾分类的全国服务商,还有机会。 第二思路从垃圾分类整个产业分析明显受益的包括:垃圾袋、垃圾桶产业,以及市政垃圾分类回收产业链,存在一大波机会。 先看垃圾袋垃圾桶产业以前一间房一个垃圾桶足矣,垃圾分类后,大类就分了6种,常用的至少也得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3种。 垃圾分类后,一个家庭垃圾桶至少4个起吧,垃圾袋的消耗量少说都得翻倍。 除了产量的提升,创新也很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 上图的调料瓶认识吧,一排4连,盐、糖、花椒、五相粉分类装。 以后垃圾桶肯定也会推出一排3连、一排4连的产品。 这还是简单的,我想创业公司不会放过创新的机会,针对垃圾分类,更方便实用的垃圾桶将很快出现。 我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作为未来的垃圾分类参与者,我也很期待新产品的诞生。 看好2G的市政垃圾分类回收产业(AI、无人驾驶小车、传感器)现在,大妈每天定点守在垃圾桶附近,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 未来也许一个AI摄像头 传感器就能解决,24小时全方位监控。 将来,你去扔垃圾,通过人脸识别身份,再加上传感器检测。比如,如果你把其他垃圾投入有毒垃圾回收桶,就会立刻报警,与你的身份匹配后,直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扣款处罚,一气呵成。 再想一下,现在垃圾回收点每天定时开放,倒垃圾很麻烦,尤其是996的上班族,根本没时间。 未来可以通过带有各类传感器的垃圾桶 自动打包 无人驾驶小车,实现垃圾自动回收全程无人自动化。 既能提升效率,又蕴含丰富的科技含量,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思路从行业交叉点去看垃圾分类跟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个商品可能同时包含2种以上垃圾,未来都将遇到一些挑战,甚至是洗牌。 比如外卖行业外卖及打包盒都可能发生变革。 对于爱点外卖的朋友,可能会纠结了,点外卖倒是很方便,外卖吃不完的部分就是湿垃圾,打包盒可能是干垃圾,也可能是可回收垃圾。 如果按现在的外卖,吃不完的,你先得倒入湿垃圾桶,然后在判断外卖盒,干垃圾?可回收?很是麻烦。 作为一个懒人,以后外卖外卖都不敢点了。 要么肯定会点好吃的,分量少的,争取一次吃干净,消除湿垃圾,只剩打包盒。 相信自此会迎来一波外卖餐饮的产业升级。 或者说是洗牌,那种难吃的会剩下的,消费者会立刻抛弃。难吃就算了,还带来这么多湿垃圾的问题。 再或者,打包盒继续创新,外卖餐盒的材质也能做成符合湿垃圾的分类标准? 再比如纸尿裤行业你肯定想象不到现实场景的复杂性,如下图: 现在纸尿裤基本被大品牌垄断,可以想象,未来能够提供方便剥离大便的一次性纸尿裤,或者更新技术更好解决方案的纸尿裤,创新品牌将有机会突围。 类似的行业交叉机会还有很多,拭目以待。 最后看到一个简单搞笑分类标准,分享给大家: 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能卖了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不易,且分且珍惜,由此变革带来的机会,值得关注。 关于垃圾分类,还能想到什么产业机会,欢迎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