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春直 《禁林春直》是北宋诗人李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诗中描绘宋朝建国初年的承平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以前朝元老人宋做官的谨小慎微小态。 作品名称 禁林春直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宋诗钞》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作者 李昉 作品原文 禁林春直⑴ 疏帘摇曳日辉辉⑵,直阁深严半掩扉⑶。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⑷。 树头百啭鶑鶑语⑸,梁上新来燕燕飞⑹。 岂合此身居此地⑺,妨贤尸禄自知非⑻。[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禁林春直:春天在翰林院值班。禁林,内廷。春直,春日值班。直,值班。 ⑵疏帘:薄而透明的帘幌之类。日辉辉:形容阳光明亮闪烁的样子。 ⑶直阁:值班的馆阁。《宋会要》:“中书李昉、知制诰卢多逊,并宜学士院,盖其始也。” ⑷八方:即四方(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总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浮衍溢。”此代指国家。 ⑸诏书:皇帝下的命令、文书。 ⑹鶑鶑(yīng):即“莺莺”,与下文“燕燕”指自然界莺飞燕舞,一片明媚春光。 ⑺岂合:难道应该。 ⑻妨贤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妨害贤人晋升。这是什者自谦的话。妨贤,阻抑贤人不得进用。典出《汉书·王尊传》: “趣自避退,毋久妨贤。”尸禄:尸位受禄。典出《汉书·鲍宣传》: “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颜师古注:“尸,主也。不忧其职,但主受禄而已。”[1][2][3] 白话译文 疏疏的竹帘在轻风中摇曳,太阳灿烂辉煌。我当值的楼阁多么庄严,阁门一半儿开开,一半儿掩上。 看繁花开满庭院,春天的白昼分外悠长。海内处处都平定安泰,君王诏书很少传达四方。 树梢上黄莺婉啭地歌唱,新来的燕子在梁间欢乐飞翔。 难道我真配待在这枢要地方?我深知自己白白享受着俸禄,妨碍了真正的贤才来作国家栋梁。[3] 创作背景 作此诗时,李昉官至宰相,某一春日在内廷轮值时有感创作此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作为太平宰相,在翰林院值班时所见春日熙熙、莺歌燕舞的融和景色。由此一院宁静和平的物象,引出对于“八方无事”的盛世的赞颂。即小见大,笔致清丽,歌咏承平光景而不落颂圣的俗套。 此诗侧重于写景,用以表现馆阁宁静,国家安定和平的盛世气象,所以前六句都是景色的描绘。首联写馆阁春日辉照,帘幌轻明,静谧恬淡的气氛。颔联推而广之,由馆内而院中而天下,均是一派春光明媚,天下太平繁荣景象。颈联转为工笔描绘,用黄莺啼啭,燕子双飞,既写安宁美好景色,又扣紧“春”日。末以抒发感受作结,自责自愧,切合馆中大臣身份,又将诗意归总于“禁林春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以前朝元老人宋做官的谨小慎微小态。全诗起承转合,顺序井然,诗风清丽温婉,颇有馆阁气象。虽不无粉饰之辞,但也可反映宋初气象。[2][3] 名家点评 方回《瀛奎律髓》:“合是宋朝善言太平第一人。”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真太平宰相语,其气象广大,大和之意盎然。” 陈衍《宋诗精华录》:“写出太平景象,而不落俗套。”[3][2] 作者简介 李昉(925—996),北宋大臣、文学家。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后汉乾祐年间进士。历仕后汉、后周两朝。入宋,任翰林侍读学士,两任中书侍郎平章事。曾奉命主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又参与编纂《旧五代史》。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好文能诗,《宋诗纪要》辑存其诗六首。[1] 参考资料 [1] 朱梓.宋元明诗三百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71-172 [2] 王宏斌.诗说中国五千年 宋辽金元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4 [3] 许结.诗词精品 名家编注 宋诗 一.天地出版社,2004: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