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注意下面两个句子,分别朗读一下。 句子1:'呼伦贝尔大草原很辽阔。' 句子2:'呼伦贝尔大草原真辽阔啊!' 同学们,如果你们真的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草原景象,你会选择哪个句子呢?我想,大家更多的是选择第2个句子,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从未去过大草原,从未见过如此辽阔的景象,因此,我们会被辽阔的大草原震撼,从而产生强烈的赞美之感,而这种感情的抒发,我想只能使用句子2来体现吧,那么,这两个句子为何有如此差异呢?关键在于表达方式的运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知识讲解 表达方式: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快速记忆口诀:'书记说疫苗' '书'——抒情 '记'——记叙 '说'——说明 '疫'——议论 '苗'——描写 考点1 记叙 1.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子: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2.叙述是记叙文中使用最多的表达方式。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叙述事件,跟事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作者容易把握,读者容易理解,是最常见的叙述方法。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运用顺叙的方法应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 (2)倒叙,是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记叙介绍,然后回过来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的叙述方法。倒叙的主要作用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4)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用少量文字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的叙述方法。 如:《赤壁之战》中'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几句就是补叙。这个补叙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却大有作用,既说明子瑜是什么人,又显示了鲁肃的外交才能。 补叙不一定用过渡文字,但应注意尽量简短,若删去补叙部分,上下文仍然衔接。 3.导图梳理 考点2 说明 1.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说明文。 如: (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2)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2.说明的基本要求 (1)抓住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果我们介绍事物抓住特征,就能把事物的本质、特点解说清楚。当然要抓住特征,首先是透彻地。 (2)客观冷静 说明要有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所以一般不以主观好恶而随意褒贬。作者要置身局外,用客观的态度、冷静科学地说明事物。说明时尽量不掺杂作者个人的主观见解、评论或感想,以防变成抒情、议论。 (3)条理清楚 写文章要言之有序,说明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一般地说,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就能把事物说明清楚。如果要说明事物的结构,可按照其构成部分的秩序说明。如果是写发展,则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4)通俗易懂 说明的事物,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要求说明文字准确、简洁、通俗。对于有些较深奥的或人们陌生的东西,说明时最好不要用专业性的术语,以影响读者接受,而要用比喻、比较等手法,做到通俗易懂。 3.导图梳理 考点3 议论 1.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作用:(1)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 (1)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3)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此外,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家人不自觉地就被你伤害了。所以我认为吸烟危害健康,我们应该鼓励吸烟者戒烟。 2.议论的方式: 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立论称'证明'式文章,驳论称'反驳'式文章。 (1)立论:指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 (2)驳论:作者通过议论,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 3.导图梳理 考点4 抒情 1.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如:(1)哦!那是蝉生命的意义! (2)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 2.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也就是通过描写和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作者抒发的感情,应当健康、真切、强烈,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寓情于景: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 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3.导图梳理 考点5 描写 1.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如:(1)这似乎能办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并且踩到了它。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2.描写分类 (1)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服饰、气质等。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场面描写是指对于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 场面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渲染气氛,表现主题,有时在场面描写中也能突现主人公的性格。 如: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但美中不足的是没设备,一切都显得简陋。任君杰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了清嗓子,预示着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你看那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飘去。'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致、具体的描写。 分析比较: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想一想: '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区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这男人体格健壮。 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 这男人身材很高。 普通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 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 身上有股臭味。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 (3)从描写的角度上分: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如: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 虚写与实写 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3.导图梳理 考点6 表达方式的辨析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1)再现客观类 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 (2)表现主观类 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认真研读每一种表达方式的概述语言会发现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有其鲜明的针对性。 结合以上内容可以梳理出基本的辨析方式: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选出下面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 ) A.是谁,偷偷儿把千年相思的颜色写成秋天最美的枫叶,我多想捧起一片珍藏进日记的扉页,让那醉人的感动弥漫在梦里!(抒情) B.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记叙) C.圆月如一面镜子,高悬在蓝空。(议论) D.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记叙) 【参考答案】 C 访'这一件事,因此为记叙,D项叙述了即将发生的事件'孩子来访问他',属于记叙。C项'圆月高悬,环境美好',因此为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当描述的对象是自然现象中的某些事物时,若是使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往往是描写表达方式的运用。 例题2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 (2)啊,让(罗纳德的爱称),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 ) (3)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 (4)他说:'如果出现什么,它决不意味着太空计划的结束。'( )。 【参考答案】 (1)记叙、描写 (2)抒情 (3)议论 (4)描写 【解析】A项在叙述'我们走出家门'这一事件,同时'手拉着手'进行了描写。B项是直接抒情,抒发了'我们对罗纳德的怀念'。C项可以用'我认为'来检验,就是在表述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D项对'他'的语言进行描写,故而为描写。 例题3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参考答案】(1)分外妖娆 (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 (4)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部指广义文化。 (5)描写;议论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析】本诗词为名篇,根据所学所记回答各题。第一题,了解'阕'的意思,即可选句;第二题,理解'惜'即为作者对所列举历史人物的感叹,根据下阕内容作答即可;第三题,抓住提示'现实景象''想象景象',了解其含义,根据要求摘录句子即可;第四题,根据所学所记解释两词的含义即可;第五题,首先要了解五种表达方式,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词内容,直接作答即可;第六题,了解对偶和比喻修辞的特点,按要求摘录句子即可。 例题4 请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的场景。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得超过40字。(6分) (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1)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中。它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飞向远方。 (2)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蓝天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描写鹰飞行的姿态、鸣叫的声音等方面,抓住在长空翱翔的状态进行细节方面的刻画。描写的时候使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作定语,以突出描写的形象生动。然后再对'鹰击长空'作评论,要有观点,表达鹰的精神和品格,也可表达鹰的追求等。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说明) B.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记叙) C.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抒情)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 (抒情)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议论。 2.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描写) B.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记叙) C.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议论) D.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抒情)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描写。 3.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样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D.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 【参考答案】D 【解析】ABC项均为议论,D项为描写、记叙。 拔高 4.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位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6分) (1)一位同学幽默的说: 。 (2)一位同学含蓄的说: 。 【参考答案】(1)来吧,在400米跑到上拉我一把,否则的话,我跌倒后会怕不起来的。 (2)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这一点星火,多么需要更多的柴草的支持。(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要明确目的,邀请好友为其助阵,因此一定要把目的表述清楚。其次,根据要求,第一个同学语言要幽默,诙谐,不能太正式。第二个同学语言要含蓄,但含蓄不等于语言模糊,握着拳头让对方猜,而是含而不露。 5.说明是以简洁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请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你喜欢的一件物品。要求: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样又好吃又美丽的水果——香蕉!它的外形弯弯的像空中的月亮一样,每天都披着一件时尚的黄色'外套',它还有一只像兔子尾巴一样的'小头'。正因为这么美丽,所以才被封为水果王国的王后。香蕉不仅长得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每百克果肉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纤维0.9克,钙9毫克,磷31毫克,铁0.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丰富的微量元素钾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采用合理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 五 、课堂小结 1、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 记叙 、说明 、议论 、描写 、抒情 2、区别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下面句子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B.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70米。 C.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参考答案】D 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参考答案】记叙 说明 描写 议论 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 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 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 【参考答案】C 拔高 4.以'听雨'为题,写一篇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短文。 要求:(1)运用'通感'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 (2)要写出季节特点,但不能出现'春夏秋冬'等字样。 (3)不少于200字。 【解析】首先是明确写作的内容,那就是听雨,不可偏。二是要描写,描写自己听到的雨的情景。三是要使用能'通感'和'对偶'这两种修辞手法。四是明晰季节的特征,在写景中突显季节特征。 5.请以'夕阳下的 '为题写一个片段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以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突出景物的特点,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夕阳下的美景 天空还是蔚蓝的。可是过了一会儿,天空被朝霞染成了桔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河面上,整个河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了大火。夕阳好似一个红红的大苹果,高高的挂在枝头。夕阳慢慢的低了,变成了柔红色。它就像一块无边无际的纱巾,披在大地上,处处都是那幺美丽。 |
|
来自: thchen0103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