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支铅笔画出《国家地理》巨制大片,连西班牙国王都向他求画!

 丁镛 2019-06-29

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上,每天都存在着许多的意外,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所以在这个意外百出的社会,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眼下的每一天。今天要说的是

心无旁鹫,砥砺前行,每个人终将发光。

极致

先看这张图,两只雄壮的非洲狮针锋相对,剑齿獠牙,根根分明的毛发,

不远处担忧的母狮和幼狮,浮动的草丛,飞起的鸟,满目扑面而来的紧张与不安。

再看这张,健壮的大象,粗糙的皮肤,

带领着象群跨越一片草原,坚定的眼神里透露着无所畏惧,

几只白鹭惊乍飞起,不远处的天空一片平静。

若不是些许刻画痕迹,说是《国家地理》封面都相信。

一个个细节刻画得如此细腻动人,线条和光影把握堪称极致,

却是智利插画家Ricardo Martinez Ortega用铅笔徒手绘制。

能画出如此逼真的作品,他一定出生艺术世家,要不然也上过高等艺术学院。

大概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而事实是,1956年,Ricardo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智利家庭,

在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前,一直像个游民一样。

超高的技艺,全凭一腔热爱,热爱一坚持,便是一生。

那时的智利仍是农业经济,大多人的生活都是只顾得了今天,无瑕顾及明天。

幼年的Ricardo虽喜欢画画,但也知道学习画画是天方夜谭。

然只要喜欢,便会想尽一切方法实现。

没有画材,便拿着木炭在地上画;

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便每天跑到十公里外的镇上书店偷偷地记下书中的一切。

13岁时,他随父母搬到了马德里,这座历史名城,大街小巷处处都透露着艺术的气息。

这时的他,终于能把手中的木炭换成铅笔,

再也不用跑那么远只为多看两眼那些漂亮的图画。

对于一切情况,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

Ricardo不是无师自通,他依旧在学着、画着。

这座城市100多个博物馆,近20个图书馆,

还有许许多多的艺术馆,几乎只要有画的地方,就有他画画的身影。

笔下的人儿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多的人夸他是天才,

他却从不沾沾自喜,把喜欢的事情做好,从来就不是什么骄傲的资本。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2年里,他天才般的画技为马德里市政厅、国家图书馆、西班牙电信等许多机构画过插画。

连西班牙国王都向他求画。

随着技艺的精进,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

既要塑造更好的主角形象,也要千辛万苦寻求突破。

为了打破自己十多年的局限,他毅然决然独自搬去迈阿密。

也正是在这个地方,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名职业插画家。

在迈阿密,他为迈阿密首屈一指的报社画各类插图,

从休闲到政治,从娱乐到时事,他从未说过一声“难”。

而这看似得心应手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手指的茧比脚上的茧还厚,腰酸背痛已是多年的老毛病,

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早是家常便饭。

他却仍然觉得,拿起画笔, 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

如痴如醉,沉迷其中。

每收到一个任务,他第一件事情不是立刻拿起笔,

画了几十年,他太知道每件画都有它自身的涵义,简单的像只是最表面的要求。

通过一张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是报纸插画的要求,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不论画面多简单或反复,它都能向读者传递美以外的信息。

每一张画,Ricardo都不自觉投入很多情感,

就像孕育一个孩子那样,从最初的查阅、了解,到酝酿形象,画草图,每一步他都注入十二万分的热情。

也正是这般严苛的自我约束,Ricardo八次获得“报纸设计学会”金奖,以及各类特别表彰奖。

在纽约插画家协会的年度收藏中,他的作品屡被收藏。

著名的“Goomer”不仅风靡世界报刊,

更被西班牙制成电影,并获得了最佳动画长片。

60年来,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对绘画的敬畏之心,不急不躁,不理喧嚣,只专注每一笔都做到极致。

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最终造就了这个天才的成功。

长时间的潜心绘画,鼻梁上的镜片早就如瓶底一般厚,

而他依然伏案台前,每一次创作的付出在别人眼里是辛苦,于他,却是无尽的享受。

这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困难对谁都一样,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无数困难,

只是有的人将它夸大,怯步退缩,

而有的人,迎刃而上,勇往直前。

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终将有成功的一天。

。喜欢记得点关注+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