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捉光凑影 2019-06-29

        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元代的著名学者许衡便做过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树存活了好几个世纪。

拍摄时间:2011-11-20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1、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上图的集贤门是国子监的第一道大门。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2、进入集贤门后,第一进院内东侧有一座持敬门与孔庙相通。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3、持敬门简介。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4、这是国子监的第二道门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 辟雍和彝伦堂。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5、上大学算什么?!上太学才牛逼!!!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6、太学门简介。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7、过了太学门,就看到一座高大的琉璃牌坊了。该大型琉璃坊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8、琉璃牌坊修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反两面横额均为乾隆皇帝御题,横额正面书“圜桥教泽”,是指听讲学者众多,背面为“学海节观”,意思因为听讲学者众多,要靠水道将学生分隔开。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9、整个牌坊的形制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凡应属于建筑的木构架的显露部分均为花色琉璃贴面,楼上覆黄色琉璃瓦,架以绿色琉璃斗拱。建筑通体精致、大气、华美,也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10、琉璃牌坊的背面,琉璃牌坊中间的门洞称为“龙门”,凡应考举子,都要从此跳过,相传,跳得越远得中的几率就越高。谁家要是有应届高考的学生,不妨前来一试。

北京的冬天(四十八)--孔庙与国子监6

   11、在琉璃牌坊的东北,有一个“鳌头”,莘莘学子考试前摸一摸,会独占鳌头。鳌头是指古代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未完待续,谢谢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