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黛玉、妙玉是真的看不起刘姥姥吗?

 江山携手 2019-06-29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刘姥姥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二人面前的。

我们读者上帝视角,觉得刘姥姥是个很不错的老太太,虽然因为家贫,虽然是到贾府来打秋风,但是难得的,尽量不动声色的维护自己的尊严。

实际上刘姥姥的家境,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贫寒。

我们看看她的女婿身家:

方才所说的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

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 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 青板姊妹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 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

这短短几句话透露的信息有三个:

第一、王家祖上也是富过的。因此能和王家连宗。

第二、刘姥姥自己也是有田地的。

第三、虽然现在王狗儿经济上不太宽裕了,但是当年也是一妻一妾。既然青儿是嫡妻生的,那么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哪儿来的呢?显然是妾室生得。只是故事开始的时候,妾室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在了而已。

也就是说刘姥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个积年贫苦的农村老太太,而是事实上如果节俭着过,日子也颇能过得下去的老太太。

刘姥姥二进贾府的时候当然就已经显示出了她的良心——得了凤姐的资助,并没有忘记别人的恩情,带了很多农家菜来还人情。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众人见他进来,都忙站起来了。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但是她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黛玉等人的面前呢?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

凤姐的意思很明确了,刘姥姥你是来逗老太太开心的。

如果这里还不明显的话,后面鸳鸯凤姐就很直白的说出来了。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刘姥姥知道吗?

她知道的。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此时的刘姥姥未必知道她二进贾府,会有多丰盛的结果,但是此时她是很愿意化身丑角,去逗贾家这些太太小姐们开心的。

就是贾母虽然言语客气,但是也没有把她平等对待。这里指的是和贾母平素来往的老太太们相比,也可以理解是吧!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

对于林黛玉等大门不出的小姐们来说,突然身边出现这样一个人物,无疑是新鲜有趣的。

长辈和管事人的态度同时也决定了她们的态度。

因此与其说黛玉等不尊重刘姥姥,拿她开玩笑,倒不如说,刘姥姥出现在她们面前就是一个笑话的身份。更不要说,贾母大宴刘姥姥时候的表现多么可笑了。

假如刘姥姥单纯是以一个贫苦的老太太出现,黛玉她们可能也就客气礼待。

但是刘姥姥以一个笑话的样子出现,黛玉她们背后开开玩笑,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而妙玉,显然又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出场的时候,架子就摆得高。王夫人下帖子请的。

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对于黛玉和宝钗虽然客气,但是也是骄傲的态度。

对于贾府的心尖子贾宝玉态度更是高高在上。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因此,与其是说妙玉不尊重刘姥姥,倒不如说,妙玉借着刘姥姥拔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黛玉和妙玉看不起刘姥姥这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认为看不看得起穷苦人与阶层无关,而与个人的经历和思想修养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从贾母的修养看黛玉、妙玉等人的修养

像贾母这样的一家至尊,本来躺在床上让丫鬟捶腿,见了刘姥姥,也立马欠身问好,还让周瑞家的搬椅子过来请刘姥姥坐下,又是邀请吃饭,又是邀请留宿,这在古代算是亲戚间的比较高规格的接待礼仪了。

而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凤姐就没有做出任何邀请,几十两银子就打发了。这跟贾母对刘姥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贾母不仅地位高,情商更高,更懂得尊重别人。

反观黛玉、妙玉、王熙凤、鸳鸯之流,就是从骨子里看不起刘姥姥,甚至把刘姥姥当成了逗乐的工具。

王熙凤和鸳鸯直接戏耍刘姥姥自不必说了,简直跟耍猴似的,并不是刘姥姥没有自尊,也并不是她不明白,而是被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忍受她们的戏弄,甚至让人觉得她是在表演,其实这一切都是穷苦人的无奈啊,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黛玉背后对刘姥姥的嘲笑

黛玉和妙玉虽然没有正面捉弄刘姥姥,但也有几处表明了她们确实是看不起刘姥姥。

第42回在讨论画园子的时候,原文里有这么一段描写:

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惹得他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林黛玉也是从骨子里就没有看得起刘姥姥,在接探春的话的时候,曹公用了一句“林黛玉忙笑道”,这句用的非常妙。

一个“忙”字,说明林黛玉几乎没有过多地思考,潜意识里就把刘姥姥当成了一个“母蝗虫”;一个“笑”字,更显戏谑意味,没有任何尊重的成分。

至少探春还称“刘姥姥”,而到了黛玉口里就成了“母蝗虫”,宝钗在后面补了一刀,说颦儿有一张促狭嘴。

关键是这句话并不是当着刘姥姥的面说的,而是在人后说的,当面说也许有开玩笑的意思,背后这么说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3.妙玉心里对刘姥姥的厌弃

再来看看妙玉的表现,她和刘姥姥的交集并不多,几乎没有正面的语言交流。她只从外表就判断出刘姥姥“脏”,从骨子了表现出了对刘姥姥的厌弃,其实她自己不过也是“寄人篱下”,不知道她哪来的勇气,去看不起别人,甚至嘲笑贾宝玉家里都拿不出一件东西跟她使用的东西相比,只能说是她的出身给了她高度优越感。

第41回,妙玉通过一个茶杯表现出来看不起刘姥姥的,原文如下: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她骨子里自认为高人一等,就算用过的杯子,她宁愿去砸碎,也不会赏给刘姥姥,这是一种高度扭曲的自我高洁的心理,要是他对贾宝玉也这么说,那就罢了,关键是对贾宝玉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态度,所以说,妙玉也是从心底里就看不起刘姥姥。

我是洞古鉴今,如果以上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如有不当之处,也欢迎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谢谢邀请!

貌似真的看不起!不仅她俩看不起,贾府中能看得起刘姥姥的屈指可数,只是说出来和没有说出来的区别。


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说起吧,贾母要找她聊天也是让她先沐浴更衣,想必刘姥姥来之前自己已经捯饬得比平时齐整很多了,但来了还是被嫌弃。

二进贾府的刘姥姥表现出她高超的情商,晚上给贾母讲故事就是讲一个种善因得善果的故事,给宝玉则编了关于一个女孩子的悬疑故事,抓住各自的特点投其所好,这显示出去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的智慧。


第二天王熙凤和鸳鸯准备把刘姥姥当作一个酒桌上的篾片相公。(篾片:指在权贵豪门家酒席上插科打诨、帮闲凑趣的人。)刘姥姥也极度配合,逗得一干人等笑到肚子疼。

期间刘姥姥一边靠自轻自贱,插科打诨取悦大家,一边不失时机地要求把一些东西带回家去。林黛玉第一次嘲笑刘姥姥就是在她极尽表演之能事后,大家正在边听着藕香榭的女子们演奏乐曲,边饮酒。

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这时候大家便顾不上戏弄刘姥姥了,没想到刘姥姥竟然给自己加了戏码,边喝酒边就着音乐手舞足蹈。

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刘姥姥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我觉得黛玉笑归笑,但她是个明白人,一定看出了刘姥姥的逢迎和讨好,所以她化用了《史记·夏本纪》中的一段话:“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来调侃刘姥姥。

至于林黛玉说刘姥姥“母蝗虫”是在她走后的一天,姐妹们又聚在一起说起的。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

我觉得这个“母蝗虫”既照应刘姥姥行酒令时说的“大火烧了毛毛虫”,也指出刘姥姥是来打秋风的本来目的。

所以林黛玉对刘姥姥的轻视是缘于她极度自尊的性子,她看不惯刘姥姥靠自轻自贱来获取同情得到财物。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一定不少,所以她每次说完,大家都附和着笑,只是林黛玉没有太深的心机,愿意说出来。

只是这位娇小姐不知道人有时候为了生存是没有底线的,何况只是表演自轻自贱。


至于妙玉对刘姥姥的轻视直表现在:在栊翠庵妙玉原本用成窑五彩小盖钟给贾母倒的茶水,贾母喝了一半给了刘姥姥,妙玉最后就让把刘姥姥喝过的杯子放到了外面,不再收了。还是宝玉提出要求把这个杯子送给刘姥姥换钱。

真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这一次她的孤高表现得淋漓尽致。

妙玉很多年后会不会想起这件轻视刘姥姥的事情?会不会后悔?当初她善良一点,这位老人家会不会像救巧姐那样把她从泥淖中救出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