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养人——如何识玉?

 情系故乡 2019-06-29
玉石文化自古代就有,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象征着君子如玉的品行,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美好事物。
 
 
但是随着玉石数量的不断减少,作假技术的不断提高,真假鉴定的难度也逐渐增加。
 
 
玉可养人,玉石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好的玉石不仅仅外表美观,在形状上也是堪称一觉,而从价值上来说,玉石不仅仅可以媲美黄金,甚至可以用来当做装饰品,也可以当做是消灾利器,而玉石的品质更是繁多,那么,我们怎么鉴别一定玉石的品质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玉石的晶莹度入手,一般来说,好的玉石甚至可以看到内部的情况,不过,一般可以看到内部情况的玉石一般都是无价之宝,就算平常的玉石,如果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一点晶莹,其价值也是呈几何成长。

第二,用手电打光从光亮度入手,通过手电打光来看玉石的纹路是否符合玉石那种纯粹透明的状态,从而判断是否是真假玉石。一般来说,当一块玉石被手电筒或者光源照射的时候,他会发出一种别样的光芒,一般为红色,或者翠绿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翡翠玉石,功玉石,颜色对应宝石的名称,所以,在我们购买玉石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别被无良店家欺骗。

 

第三,内部颜色不同,一般来说这种玉石外表为乳白色或者翠绿色,但是,内部的颜色与外表的颜色完全成反比,当然,在内部的颜色如果愈发鲜艳,则玉石的品质越高,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很少用来鉴定玉石,因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玉石。

第四,天然的玉石一般很难有完美形象的玉石,而好的玉石形状一般都是雕刻师雕刻出来的,如果我们见到外表完美没有一丝瑕疵的玉石,那么一般来说,这种玉石的品质很高,如果反之,则品质低下。

第五,中有空洞,外表晶莹,一般来说,这种玉石多为中下品质,不算品质过高,好的玉石是在于玉石的内部价值,如果一个玉石呈现出内空状态,那么,这种玉石的品质一般多为其他真玉石的残次品。

第六,颜色几何分布,也就是说在一种玉石上面会有俩中颜色,其实,这种玉石并不是假,反而,这种玉石一般为无价之宝,因为这种玉一般多为有年代的玉,通过自然的选择,而慢慢的呈现出几种颜色。

 

玉的种类有很多,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玉可分为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很多种,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颜色是影响玉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玉的颜色:要纯正、要浓淡得宜、要鲜明、要均匀。

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

 
 

净度指玉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玉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

一般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玉制成品的外观。评价玉器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纹可以大大减低玉器的价值。倘若玉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观察色泽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查看玉的质量样式、大小、种类、瑕疵。真玉器无论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温润光泽,内部夹有少量杂质或呈棉絮状花纹均属正常;假玉器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无灵气,有的还有气泡。

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迹。

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则轻飘。

 

把玉器用线悬空挂起,用硬物敲击,真品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韵悠扬;假的则相对沉闷干涩。

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玉器的断口参差不齐,可见比较细密的结构;假玉器的断口整齐发亮的,常为玻璃类仿制品,断口结构粗糙、无蜡状光泽的是石质仿制品。

玉内不会有气泡气眼,但是硝子体内却有气泡气眼。有时因半透明的色而不易被观察到,有时因硝子质量好而气眼极少。但作为鉴别来说,不找到证明是不能罢休的。有时我们可以从表面进行检验,如有沙眼者即气泡在表面的表现,也可以证明是硝子,因为白玉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对于内部的气泡亦可在强光下检查而得出究竟。

 

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