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笋溪河的石头“疯狂”起来

 汀澜书院 2019-06-29

重庆江津三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商品市场观察与思考

赵君辉

江津是个好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自汉代建县、隋朝得名,江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重庆建县历史最早的区县之一。现有中山、塘河、白沙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聂帅故里吴滩镇正在申报第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如此之多的“国”字号历史文化名镇汇聚一个区县,充分说明江津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文旅资源的丰富。

戊戌季夏,笔者随政协重庆市学习及文史委调研组,深入中山、塘河、白沙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展开保护传承利用发展专题调研。基于此,本文欲从古镇旅游商品的视角,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文旅融合的利用与发展做一些粗浅的观察与思考。

现状:三大古镇尚无特色旅游商品
   个历史文化名镇就是一部阅尽沧桑的岁月长卷。同时,也正因为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才使古镇更富于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随着名镇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承载着传播地方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重功能的旅游商品,尤其是带有地域符号的旅游纪念品,正在成为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靓丽名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诸如西湖龙井、扬州漆器、肇庆端砚、泾县宣纸、德化白瓷等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在地域历史文化传播和创造旅游产业价值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旅游品,顾名思义即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并让人铭记于心的当地各种工艺美术品、文物古玩与复制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及各种零星用品。有人比喻旅游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

调研发现,江津三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商品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市场基本盘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商品特色效应、品牌效应和域际效应严重缺失,特别是与古镇历史文化内涵相关联的“唯一性”商品,尚在期待之中。

旅游商品地域符号不清晰,文化特色模糊。地域符号是能够代表某一城市或区域特色事物的称谓。这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常常展现出事物存在的唯一性。地域符号是一个文化性的标记,记忆地方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见证文化形态的成因。在中山古镇,还可以看到一些诸如石板糍粑、野生干菌、竹编制品、木雕工艺品、草鞋帽子之类的旅游商品,而在塘河古镇、白沙古镇,除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之外,几乎看不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就中山而言,这些旅游商品虽然充斥着古镇的街头巷尾,但与古镇文化内涵毫无关联,没有地域文化的表达,同质化现象严重。
    品类单一,设计形式陈旧,时尚感不足。例如中山古镇,旅游商品品类多集中于竹编、帽子、拐杖、刀剑、钥匙扣、儿童玩具等日常生活小商品。这些东西似乎在全国任何景区、景点都能看到。一些貌似新异的产品,都是由国内其它景点旅游纪念品直接贩运而来,与古镇文化格格不入。所谓“设计”也只是在小商品上印上古镇名称,没有对古镇历史文化内涵上做深入研究。产品设计缺乏对于消费者审美心理的研究,尤其是缺少时尚感的表达,跟不上旅游文化发展的步伐。   
  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代表性的产品及品牌。市场尚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对本地旅游商品进行系统的设计研发,因此,缺乏代表性的产品、品牌及营销策略,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还处于旅游商品市场经营的初级化程度。

以古镇建筑风貌、历史遗存为底色地域文化江津旅游人文风情的一个缩影具有浓郁特色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本身也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如何挖掘古镇历史文化资源,采用地域特色鲜明的材料制作工艺开发富有地域文化内涵且有着较高审美价值的旅游是江津三大历史文化名镇需要努力补齐的一块短板。

机遇:笋溪河藏着宝贝富硒玉
  江津南部与贵州习水县北境相邻。笋溪河就发源于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水经注·江水》云:“又东过符县(今合江)北邪东面之习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此于黔北地区,早有习水之记载,而为川黔自古通道。笋溪河是江津的三大河流之一,从南到北约一百多公里,东西宽约二三十公里,面积约占江津三分之二。清朝时期江津设有杜里、思里、笋里。笋里就涵盖了整个笋溪河流域。

笋溪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米、小麦、高粱和茶叶、水果等农产品。著名的江津柑橘、江津花椒、江津米花糖和江津高粱酒都是笋溪水土所孕育。流域内人烟稠密,人文荟萃,著名古镇比比皆是,除干流岸边的四面山、凤场、中山等古镇外,还有先锋镇、李市镇、龙吟场、蔡家镇、紫云场、清溪沟场等集镇。连接这些古镇的道路在明清时是川黔通衢,商旅不绝于途。

2012年笋溪河有了新发现。这年夏天,江津三位奇石爱好者在笋溪河河滩寻找奇石,偶然发现其中有些鹅卵石与众不同表皮拥有花瓣般的暗纹,拿在手里有一种肉感,对着阳光照射,还隐隐透光,用强光手电筒一照,通体透明,十分漂亮也十分可爱。从此,他们几乎走遍了江津所有河流,发现四面山周边流经中山、塘河、白沙等古镇河流中均有这种鹅卵石的分布,尤以笋溪河较多。

民间木雕工艺大师杨治明捧着这些鹅卵石,便有了创意的萌动。他拿了鹅卵石让玉石雕刻师打磨成挂件、吊坠、指环,发现经雕琢打磨后,居然比珠宝店销售的玉器还漂亮。这时他们大胆猜测:难道这些鹅卵石是玉带着试探性的心态,他们大胆地拿出部分鹅卵石先后到北京、深圳等地,找到中国地质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微量元素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专业鉴定鉴定结果让他们欣喜不已

权威鉴定机构从质量、颜色、形状、溶解性特征、折射率、双折射率、紫外荧光、吸收光谱、放大检查等方面对样品进行综合检测,从而确定样品的种类相关指标与石英玉一致,鉴定为石英玉。更令人惊喜的是,在鉴定结果中有一项指标十分显眼,硒的含量达到了0.06毫克/克,食品富硒标准的0.01毫克/克6倍

笋溪河藏着富硒玉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内人士的高度关注。重庆珠宝玉石协会相关专家多次亲临笋溪河流域,对江津富硒籽玉资源开展调查。发现江津主要集中在笋溪河流域的四面山北坡河流河谷、滚子坪沟谷、鹅公沟谷区域,自爱情天梯沟谷到中山古镇河段直至僰溪一带

专家们在寻求江津硒玉矿源的时候,意外发现四面山的砂砾石层里面有大量的玉石存在,根据已知的玉石形成条件和过程判断笋溪河流域一带厚达数米的远古河床的砂砾石层中也大量存在

专家认为江津硒籽玉据有完整性好、贮量丰富等特点,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尤其是江津硒籽玉玉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光泽柔和、雕刻性能良好,抛光效果上乘,雕刻的玉件无需像其他玉石一样进行上油或打蜡,表面就会非常光滑油润,适合雕刻高档挂件、摆件和吊坠等多种形状的玉器。

2015年,在上海第63大型慈善拍卖会上,一枚仅为20克江津富硒籽玉寿桃玉坠拍出以7000元人民币的高价。一位玉石专家将笋溪河硒玉籽玉同和田籽玉进行比较赞叹:“虽逊羊脂三分白,却胜和田七分润”。

当确定这些鹅卵石是真正的玉石后,一直从事木雕艺术的杨治明开始转向,潜心研玉雕。2016年第三届中国玉石雕刻“九龙杯”大赛中,他拿出一枚与鸡蛋一模一样带红色皮纹江津富硒籽玉原石配上精美楠木底座参赛,一举获得金奖。同场比赛中,他的好友漆相龙以江津富硒籽玉为材料雕琢的作品《摇篮》斩获金奖江津富硒籽玉名声大振。同年,杨治明漆相龙又以江津富硒籽玉为材料,以江津长寿之乡为主题分别创作了玉雕作品《长寿之乡》和《万寿无疆》,分别获得首届重庆“工匠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优秀奖

思考:让笋溪河的石头“疯狂”起来

如何让笋溪河的石头“疯狂”起来?经调研观察,予以为可从以下路径去展开思考。

充分发挥载体作用,让古镇历史文化为江津硒玉赋能。特色旅游商品具有很强的载体功能是游客旅游经历的重要部分,能唤起游客对旅行活动的美好回忆。不断挖掘本地的特色材料工艺这是世界各地开发旅游商品不断努力的方向和有效路径。

笋溪河富硒籽玉的发现,不仅结束了“重庆不产玉”的历史,而且有专家预测江津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重要的籽玉产地。

中国的玉器,从古到今,都被称之为“瑞”器,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利、宗教、殡仪和生活服务的,并对中华文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国人对于玉的喜爱自古有之,甚至胜于黄金。人们赋予它很多美好的传说和人格化的品性,如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以玉的坚韧细腻象征智慧,以玉的洁白透光表示公平和正义,以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象征廉直美德。于是在古代就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之说。正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对玉由衷的偏爱,在历史各个时代进程中,结合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笋溪河富硒籽玉,无疑是江津旅游商品开发的上乘材料,也是文旅产业的优质载体。如果把江津三大古镇现已挖掘的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巴人文化、行帮文化、商德文化、婚俗文化、抗战文化、教育文化等精心提炼,赋能给笋溪河富硒籽玉,并依托地方独特的民俗习惯、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物产等要素开发出特色旅游商品,必将为三大古镇文旅融合利用发展增辉添彩

体现“唯一”,量身定制,把古镇历史文化镌刻在美石之上。以具有“唯一性”的笋溪河富硒籽玉为载体,为江津三大古镇量身定制文化旅游商品,也许能改变目前古镇旅游商品市场同质化现象,提升古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所谓“量身定制”,是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以古镇独有的旅游特色与文化内涵作为核心,以当地的工艺特色作为它的设计支撑手段,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及市场理念设计出古镇旅游景点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我国已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有252个,按照地域位置分为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按照历史赋予的特色又分为山水类、革命历史类、军事交通类、民族特色类、商业贸易类。

因地理条件与平原区不同,重庆古镇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但同时又兼收并蓄,广纳百川。自明清以来,各省移民迁居巴渝,几百年交流融合,使重庆古镇荟集了东至浙江、南到闽粤、西接川滇、北及秦晋的诸多文化要素。

江津三大历史文化名镇属于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典型的巴渝特色建筑群。当地纯正的民风民俗、错落的老屋、斑驳的砖墙、蜿蜿的河道、空气中的香火味,都能勾连起人们的思乡情结。

依托笋溪河富硒籽玉,至少可“量身定制”三个系列高附加值的玉质旅游商品:“古镇记忆”以古镇风貌为主要设计图案,表达人们记忆中的古镇过往,以传承古镇历史,留住游客对古镇的怀念;“二十四节气”则传递古镇顺天应时的质朴民俗;“吉祥系列”诸如龙凤呈祥、松鹊同寿、莲年有鱼、五子登科、喜上梅梢、岁岁平安、吉祥平安(大象、瓶)等题材的作品,呈现趋吉纳福的美好愿景。

玉器不仅有它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认为玉具有除热、止渴、润心肺、助声喉、滋润毛发、滋养五脏、柔筋壮骨、安魂魄、利血脉、名耳目等疗效。这也得到了科学测验证明,玉的确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玉有热容量大和辐射散热好的物理特性,利于代谢,提高生理机能。光谱测量表明玉的特殊分子结构能发射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电磁波,使人体产生很好的生物作用,即改善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的微循环。

如果从三大古镇文化延展开去,则可以把江津“长寿之乡”、“富硒之乡”的健康文化一同加持给富硒的笋溪河美石之上,也许会收到“美美与共”的绝佳效果。

强化地域符号,给笋溪河富硒籽玉一个响亮名号。“江津是个好地方,富硒籽玉出帅乡。细腻清透桂花纹,精雕细琢美名扬。”这是调研中,笔者听到的几句顺口溜。有玉石玩家认为,硒玉是重庆有的玉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它不是长江玉、更不是长江石,在元素构成上有着显著区别。硒玉改变了重庆不产玉的历史重庆也应该给硒玉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据了解,2017年,中国珠宝玉石行业协会就曾提出,推广石英质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田等名贵玉种矿藏逐渐减少,需要有新玉种的出现。全国推广好的石英质玉,有新疆的金丝玉、云南的黄龙玉、贵州的贵翠、北京的晶白玉等。

重庆宝玉石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璐认为,江津富硒籽玉属于石英质玉,非常值得推广,但是首先要强化地域符号,给它一个响亮的名号

陈璐说,“硒玉”也好,“桂花玉”也罢,都只是民间的说法。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再结合地方的实际,给它注册一个名字,注册成重庆的产业名片。我们应该站在重庆的高度,走自己的道路,把江津石英质玉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其实,早在2014年,针对“硒玉”是不是玉的问题,江津区旅游局就已做过类似的鉴定!鉴定结果为石英质玉,鉴定出来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也一度让“硒玉”热到了极点。

据江津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硒玉”是玉,已是不争的事实笋溪河、塘河等河床下,目前还有大量矿产的储备。目前,硒玉仍处于一种被保护状态。普通市民捡石头,政府没有制止,但如果动用器械或者进行矿产开发,要有开发权。所有的“打造”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据悉,江津区旅游局也在思考,将硒玉作为“江津好礼”进行打造。下一步依托白沙“重庆首个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古镇”,为硒玉引入艺术的东西。

这正是笋溪河的石头在慢慢的与古镇结缘,期待着“疯狂”的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