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通宝折二钱分下部“二”字钱、千字文钱及中型钱三大类. 千字文钱可谓是常平通宝中的独特魅力所在。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兼纳自然学科和社会常识的优美的四言长诗。 曾作为许多国家的汉字初级读本, 虽然这本书与佛教一起传入朝鲜半岛的年代已不可考, 仍被认为是汉字应用于朝鲜语言的推动力量。 翻阅朝鲜文化史,在朝鲜王朝建立后, 所有的制度和礼仪悉遵儒教, 尤其是高丽末期传入的朱子学倍受推崇, 500年来一直作为官方哲学加以推行, 汉字,也一直是朝鲜唯一的官方文字, 即使世宗大王于15世纪发布《训民正音》, 而大多数的朝鲜学者仍然继续使用汉字至20世纪早期。 说起钱文,中国历代古钱币中也只有光绪小平铸有千字文, 而且只是选用了几个字,被认为不吉利的“洪、荒”并未使用。 在这一点上,常平通宝背千字文钱承载的文化韵味很浓厚, 极为巧妙的体现了朝鲜当时的主流文化, 而且为如今爱好常平钱的收藏者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 (蒲菏斋藏拓) 千字文铸钱所并不多,只有大概1/3的铸钱所铸造, 简表如下:
从“天”到“水”,常平通宝选取了43个字(所见实物), 大部分铸局选取前20个字或者前30个字, 李朝的书法从整体情况看,主要以赵孟頫体为主导, 这与李朝建国之初和明朝所建立的密切关系有关。 常平通宝的钱体文字行笔流畅大气,风格遒劲, 完全形成了朝鲜钱币自己的独特风格 韩濩(1543年---1605年),号石峰,韩国开城人, 有'朝鲜书法第一人'之称。 韩石峰最开始学习写字时,他学的是赵孟頫的字体。 而后着迷于王羲之的字迹,创造出自己独有特色的字体, 这一字体刚劲有力,被人们称为“石峰体”。 因朝鲜的宣祖非常推崇其书法,而任'御书'一职, 负责书写外交文书和国王的御书。 公元1601年,奉宣祖令以石峰体写成《千字文》,并颁发到了全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