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玉以和田白玉为主,而自清乾隆皇帝时,缅甸玉大量流入中国,使得绿色的玉开始流行起来,再加上清末慈禧太后的厚爱,翡翠由宫廷流向民间,自上而下纷纷钟情于它。 虽然翡翠的历史底蕴不如和田玉和南红,但是作为后起之秀,却不遑多让,迅速蹿红,并引领了国人百年崇绿的情愫。 翡翠之所以称之为翡翠(红为翡,绿为翠),是因为它色彩纷呈、远不止绿色一种。关于此,中国古人曾用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色,来形容翡翠丰富多彩的颜色。除常见的红、绿之外,还有紫、黄、白、黑、墨绿等色彩,其中,关于黄色翡翠(业内称为黄翡)的知识可能大家就更加知之甚少了。 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种颜色中又以绿色为尊,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人除了绿色之外,也喜欢翡翠的其他颜色,黄翡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透明状和明亮的黄色给人一种高贵之感,令观者爱不释手。 黄翡,指的就是黄到褐黄色的翡翠。黄翡翠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类,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最黄的可呈栗子黄、鸡油黄和柠檬黄。 黄翡是翡翠的主要色系之一,虽说黄翡不如绿色翡翠充满朝气和生机,也没有紫罗兰的神秘高贵,但是品质上层的黄翡也给人一种庄重典雅之感,因此不止种水好的绿色翡翠是人们争相追捧的佳品,金黄透亮的正黄翡也是十分珍贵的上等翡翠。 众所周知,在翡翠中,最受欢迎的颜色是绿色。而在翡翠的原生色中,是没有黄色的,黄色是翡翠的次生色。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虽然黄翡的价值没有绿色翡翠的价值高。但是黄翡却是众多翡翠种比较特别的一种。因为是次生色的缘故,所以,黄翡的颜色有深有浅。在翡翠中黄翡部分通常用来作为俏雕,但是也有作为单独饰品的。 黄色系列的翡翠一共有四种颜色,包括:红翡、黄翡、棕翡、褐黄翡。这四种颜色的价值排名是这样的,红翡的价格略高于黄色的翡翠,黄色翡翠的价格远高于棕黄翡的价格,褐黄翡的价格最低,因此,这几款颜色的依次排序是:红翡、黄翡、棕翡、褐黄翡。其中价格上涨最快的是黄色翡翠,其价值有赶超红翡的趋势。 现如今,正黄色翡翠已经成为四色翡翠中涨幅最大的品种,黄色翡翠受到空前热捧。颜色透明清亮、杂质少的正黄色翡翠,收藏价值甚至超过了冰种翡翠,其价格呈狂飙式的上涨方式,令收藏界人士惊呼不可思议,成交的黄翡价格比原价高出好多倍。不禁有人认为,难道现在已经是黄翡的时代了?难道黄翡即将代替纯绿翡翠了? 那么,黄翡价格上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01 文化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尚红贵黄,《白虎通义·号篇》里记载:“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古时,九五帝皇皆是尊黄色为正色,所穿的龙袍也叫做“黄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此外,黄色位居传统五色之首,其色似金,所以又有代表财富的意义,而橘黄色或者蜜糖色的黄翡,颜色不仅漂亮诱人,更透着自古以来那浩浩汤汤的尊贵之气。所以,质优水好的黄翡很有收藏价值。 02 稀缺性 黄翡价格在总体上次于绿色翡翠,但由于黄翡形成的条件特殊,黄翡的种水一般都不是很好,能达到冰种的黄翡都非常稀少,冰种的黄翡都是十分珍贵的。一般来说,黄翡的种头一般都在糯种到豆种之间,市场上常见品质好的黄翡一般都是糯种。 这也就造成了黄翡价值的两极化,低端的黄翡没人要,高端的黄翡无处可求,特别是最优质的黄翡往往形成于翡翠水石的外皮,厚度较小,优质黄翡的料也小,很难做成手镯,所以优质的黄翡手镯显得尤为珍贵。 总体而言,黄色翡翠的数量只占绿色翡翠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明亮晶莹的正黄色翡翠,只有在黄翡矿产品中占据着的比例连千分之一都不到,非常的稀缺。 若是色彩统一的正黄色翡翠,只要玉面的感觉是透明的、无暇的,即使是豆种,其价值也远远比同样体积的豆种翡翠要高,价格基本与冰种翡翠持平,存在很大的上涨空间和收藏价值。 黄翡价格狂飙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翡翠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爱玉之国,翡翠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翡翠的收藏价值与所附有的经济潜力,对翡翠的单纯喜爱之情转化成了带有利益性的喜爱,而稀缺的黄翡翠更是那些人的心头之爱。加之,翡翠储量和产量的逐年减少,而市场却在不断扩大,在供不应求的环境下,翡翠整体价格都在上涨,黄翡自然也在其中。 在以前的翡翠市场,人们都是一味追求绿色翡翠,都以为只有绿色的翡翠才是最好的,价值最高的翡翠,其实优质的黄色翡翠也是很漂亮,价值很高的。随着人们对翡翠的理解不断地加深,人们对黄色翡翠也逐渐重视起来,近些年来,黄色翡翠的价格也不断地上升,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新贵,备受藏家青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