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炎、尿毒症,益气化瘀补肾汤

 欣然书斋 2019-06-29

益气化瘀补肾汤

【配方】

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

慢性肾炎日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潴留,肾功能损害缠绵不愈者。

【用法用量】须用益母草90至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

1.方中石苇甘苦性平,功专利水通淋,且能消除肾小球之病变,有抑制过亢卫气之功;

2.黄芪甘温,专司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利水;

3.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

4.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暖下元,在慢性肾炎全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而黄芪、仙灵脾、附子是关键药物,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仙灵脾除温肾外,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5.仙灵脾辛甘性温,功补肾阳,祛风湿;

6.川芎辛温,为活血理气之要药;

7.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

8.川续断苦温、利水、消肿;

9.益母草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之蛋白,屡试不爽。

【加减】

1.血胆固醇高者:加生山楂20克,泽泻15克;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莫18克,地鳖虫9克,蝉衣4.5克;

3.临床辨证为阳虚者:加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肉桂4克;

4.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一日3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

5.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早莲草12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

6.脾虚者:加苡仁米30克,怀山药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

7.非蛋白氮及肌酐明显升高者:加六月雪30克,托托活30克,生大黄10至20克,丹皮12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

8.水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

9.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

10.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

11.血尿者:加茅根30克,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

12.尿蛋白增高者:加芡实15克,金樱子12克,益智仁12克;

13.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生牡蛎30克,生大黄10至30克,丹参18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并就以“醒脑静”治之。

【特别说明】

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一人的津液排泄,主要依赖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液难以蒸化,停滞而为肿,肾虚则开阁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湿停滞,形成水肿。水为阴邪,得阳始化。因此,古往今来医编治疗慢性肾炎均注重温振脾之阳,即所谓“益少之源,以消阴翳”之法。然而,在用此法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日久者,多奏效不著。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朱氏总结五十余年治疗经验,提出“慢性肾炎,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因,风、寒、湿、热诸邪为发病诱因,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发病的病理基础”的学术见解,从而在治则上提出了“标本两顾,补泄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的十六字方针,拟制了“益气化瘀补肾汤”为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独辟蹊径,开拓了临床医家的思路。

“益气化瘀补肾汤”组方配伍十分严谨,既承袭了古代名家温补脾肾的传统用药,又独具匠心地运用益气、化瘀之品为伍。温阳、补肾、利水、益气、化瘀,相得益彰,古训新知,融一炉治。值得指出的是方中诸多温热之品,加入了苦寒之益母草为使,既可防热药太过,又增强了活血利水之功,可谓药物配伍组方中的“巧夺天工”也。朱氏在五十余年的临证中,总结出用益母草利水消肿必须大剂,非60至120克不可(儿童酌减),尤其对血瘀水阻或水、气同病之肿胀,堪称的对之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创见。

在慢性肾炎尿毒症阶段,本方的加减运用,朱氏指出:当肾虚为本,湿热水毒,浊瘀为标,绝不能只治其本,不治其标;在治肾的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方能逆转。

患者呕吐、眩晕、服药困难,使临床医家颇感棘手。怎样才能保证汤药进入人体发挥药效?朱氏提出了用汤药保留灌肠,以力图转机,这在各科疾病中医诊治领域中,皆可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