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是我们国家一条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虽然说在地图上画不出这条界线,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具体的说:1,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2,一月份0°C等温线。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4,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小麦种植区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细数不下十几条分界线。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条分界线呢?笔者认为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是青藏高原破坏了地球行星风系。改变有了大气环流的运行,此外还与地形有关。 上图:青藏高原动力作用明显,它是一个巨大的高原,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西风环流受阻于青藏高原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地,相比南支空气干燥,温度较低。南支经过低纬度海洋面孟加拉湾地区,空气湿度大,动力属性好,受副热带高压抬升作用,向北移动。南北两支交汇于秦岭~淮河一线,由于南北两支气流属性有差别,北冷干、南暖湿气流相遇后产生降水,气温还呈现出南北差异。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突出,冬季(每年10月~5月)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两股南北两支气流也多交汇于秦岭~淮河一线,使我国冬季在此线上呈现出北冷南暖特征,成了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分界线。 此外还不能忽视地形的影响,秦岭横亘在我国中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对南北两气流都有阻挡作用,使得山体南北两侧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客观上加剧了秦岭~淮河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秦岭~淮河这条南北地理分界线不能想象成一条国界、省界。它应算是一个狭窄的区域,所以我们在地图无法标出。另外这条界线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是静止不动的,南北略有移动,只是波动范围狭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