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倾诉与渴望 丨如何欣赏舒伯特的《小夜曲》?

 路漫漫14 2019-06-30



    小夜曲分为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的歌曲小夜曲,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和独奏的器乐曲,如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歌曲小夜曲通常用吉它或曼陀林伴奏,舒伯特、古诺、德里戈和托赛里的小夜曲被称为“四大小夜曲”,著名的小夜曲还有很多,如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都有小夜曲名篇传世,但我最喜爱的还是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歌曲总体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浪漫典雅,恬美中带有忧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19世纪的音乐中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他曾说过:“我的音乐来自于我的智慧和折磨,我的无尽的痛苦”。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达到了音乐与诗的水乳交融的境界,19世纪的浪漫主义在诗和音乐里表现得孤独和忧郁,作为19世纪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舒伯特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不仅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个时代的开端,也塑造出如诗的浪漫主义风格,舒伯特一生都是贫穷而困苦的,他的歌曲很大一部分都带有孤独凄凉的色彩,忧郁和感伤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色调之一。

     舒伯特的《小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关于这首歌曲还流传着一个伤感的故事。舒伯特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但舒伯特太贫穷了,姑娘虽然也热恋着舒伯特,无奈父母之命无法违抗,只得嫁给了一位商人,舒伯特为此伤心异常,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拿着一首小诗请舒伯特谱曲,说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一位姑娘,诗中对爱情的描写勾起了舒伯特对昔日恋人的美好怀念,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浪漫而伤感的《小夜曲》,其实这个故事和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一样,都是杜撰的,《小夜曲》中的诗是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布写的,1828年在舒伯特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为这首诗及海涅和赛德尔的另外几首诗谱写完毕后没多久即去世,舒伯特去世后,这14首歌曲集取名《天鹅之歌》,意即舒伯特最后的作品。 

     乐曲的开始是小调,“我的歌穿过黑夜,轻轻地向你飞来”,在钢琴奏出的六弦音响的导引下,响起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的温柔和深情的倾诉,随着感情的渐渐升华,曲调推向最高音位,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向往的情绪中结束,接着是八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在重复第一段后,转入同名大调,“亲爱的请听我诉说,快投入我的怀抱”,以对爱的渴望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引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色中渐渐地远去,直至在半夜的微风中消逝,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常在第二拍往上跳到一个长音,体现内心深切的倾诉,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这种期望在结尾段仿佛得到了回应,钢琴伴奏模仿歌声,两者交织在一起。

    舒伯特的《小夜曲》有很多的演奏版本,我听到过的就有童声合唱版、吉它版、小提琴版、钢琴版、排箫版、管弦乐版、陶笛版、萨克斯版、小号版、男中音版、女声版等十一个版本。

     舒伯特的《小夜曲》的演唱版本很多,但我听后都没什么印象,其中有些人的演唱简直是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风格一无所知,于是我一直认为它最好的版本是小提琴版,直到有一天,我听到由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唱的舒伯特《小夜曲》才被这天使般的声音所震撼。记得那是一个飘着秋雨的午夜,在淅沥的雨声中,心情格外沉闷,我打开前不久下载了却从未听过的舒伯特《小夜曲》童声合唱版,那天使般的声音在小屋里弥漫,我闭上眼睛,在寂静的雨夜,那优美的旋律在荡涤着我的灵魂,我感到那一个个音符渗入我的毛孔,犹如天使的手,在抚摸我的心灵,我在给一位朋友发送此歌后曾说到,这首歌是不能戴着耳机听到,你不能刻意的去想象,应该用身心去感受,在这天使般的声音中,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恬淡,静美,那优美的曲调,那纯真的旋律,那天使般的声音,驱散我们心头的种种烦恼与孤寂,引导着我们达到那种纯善、纯净、虔诚的境界,你驿动的心在这圣洁的声音中变得淳朴而安详。

    作为一个吉它爱好者,我却没有弹过舒伯特的《小夜曲》,这不能不让我脸红,其实我还是接触过它的,但我弹了前面几个小节后,觉得它配器不好,不如小提琴演奏有感染力而放弃了,听到吉它演奏的舒伯特《小夜曲》还是去年的那个冬季,看着18年来未曾摸过的吉它,心中一阵感伤,试着弹了几首古典吉它曲,很不满意,于是下载了几首古典吉它曲,其中就有舒伯特的《小夜曲》。听第一遍时,我还是感觉不如小提琴演奏的好,直到听了十多天后,我才感受到用吉它演奏的那种独特韵味,《小夜曲》本就是在吉他和曼陀林的伴奏下唱的,舒伯特作曲时,有时就用吉它试奏,他有些歌曲在伴奏写法上显然受到吉他音乐的影响,在舒伯特博物馆等处现存有他用过的三把吉它。在这首《小夜曲》中,伴奏声部的音型就是模仿吉他的演奏.如果说在童声合唱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天使的抚慰下那种恬静中的安详的话,那么,在吉他独奏中,我们感受的则是尘世间的那种梦幻中的沉重与忧伤,舒伯特的《小夜曲》吉它独奏的难度并不高,但默茨的改编却用吉它所独有的音色,在如诗般的分解和弦里做了爱的倾诉,把那种对爱情的委婉含蓄和伴随着爱的忧伤、期待与向往表达得委曲流动。

     在丰富的西洋乐器家旅里,最具代表的当属小提琴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不仅丰富而且细腻,用小提琴演奏的舒伯特《小夜曲》是大多数人平常所欣赏到的,在小提琴的演奏中,那透明、清澈的音色,使得这优美流畅的旋律是如此的舒缓而浪漫,宁静而致远,温柔的倾诉中流动着那淡淡的忧伤,在欣赏舒伯特的《小夜曲》的小提琴演奏中,年轻时感受到的是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中沉重的忧郁,现在体验到的却是那种恬美温婉的旋律中的向往和感伤。当小提琴奏出歌唱性主题,当那歌唱性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我们会低徊于那优美抒情的歌唱。

     舒伯特《小夜曲》的歌词是对爱情的倾诉,但当我对舒伯特有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进入中年以后,和《莫斯科效外的晚上》一样,我已不把她当作一首爱情歌曲来欣赏了。舒伯特《小夜曲》是在1828年继《冬之旅》之后完成的,随即他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在《冬之旅》中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从第一首《晚安》的告别到最后一首《摇风琴的老乞丐》中流浪者决心随老人同去,舒伯特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苦难的感受,在去世前几个月里所作的《小夜曲》,作为舒伯特最后的绝唱——《天鹅之歌》中的一首,这首《小夜曲》所诠释的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男女间的爱情了,1828年他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演出被拒后,他清楚地意识到“我自己已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在行将离开人间的日子里,舒伯特的灵魂在天地间游荡,他渴望爱,但绝不仅仅是男女间的情爱,这也许是小提琴版为何引起更多人共鸣的原因吧。 

      舒伯特只活了31岁,从14岁开始作曲,到他去世,一直以贫穷为伍,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创作是完整的,短短的18年创作生涯,共创作各类音乐作品达1500首之多,舒伯特的《小夜曲》虽然是小夜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但在舒伯特的作品中却并不能算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能够代表舒伯特歌曲最高成就的应该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了,但我听的却不多,不是不想,而是不忍,那是舒伯特向人生的告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