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如何提升绘画色彩感觉,关键是看这几点?

 山止川行 2019-06-30

当我们去画风景写生或面对一组静物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许多多具有不同色彩变化的物体,要想准确、真实地把它们描绘出来,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就是第一位的了。

在观察过程中,整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画家走向成熟的标志。一幅作品整体意识的贯穿是成败的关键,整体意识包括:整体观察、整体理解、整体表现、整体调整。

应把所要画的所有物体的整体都包括在我们的视线里,同时去看,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背景、光线等因素一块去分析,不要把注意力陷在某一物体或某一局部上。

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初学色彩的美术爱好者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绘画色彩之大色调

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同样的物体如果在暖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就会统一在暖色调中;如果在冷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又会被统一在冷色 调中。当光线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时,整个物体就被笼罩在这种色彩之中。在戏剧舞台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对舞台色调的影响就是光线决定色调最明显的例子。

2、绘画色彩之大明暗

指画面中主要物体色彩之间的明暗对比。色彩的明度和亮度变化,在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学者在开始作画时,往往忽视这一问题,特别是素描基础不好的人,更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画面色彩如果没有明度变化,没有深浅对比,那整个画面不是漆黑一团,就是灰白一片。

色彩明暗深浅的差异程度.白色最高,黑色最低,黄色最高,蓝紫色最低.在明度对比中,最好的方法是把颜色划分为三个大的明度基调,即高调、中调、低调,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搭配.当其中任何一个高明度和低明度的颜色相配合时,可产生强烈、醒目、明快的感觉,当颜色为黑和白或黄和紫时,其对比效果最强烈.

因为,随着逐渐深入,画面的层次会逐渐增多,色彩之间的对比也就会被逐渐减弱,正好与实际对比一

3、绘画色彩之大冷暖

人们便把这一系列的色彩称为暖色。蓝、绿、青等色给人以寒冷、沉静之感,人们便把这一系列的色彩称为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觉又被称为色性。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相对的,除红色与蓝色是色彩冷暖的两个极端外,其他许多色彩的冷暖感觉都是相对存在的。如紫色和绿色,紫色中的红紫色比较暖,而蓝紫色则较冷;绿色中的草绿色带有暖意,而翠绿色则偏冷。

某种颜色,如果不把它放在整体环境中去观察分析,是很难确定它的冷暖关系的。例如:一组水果静物,有杏、梨、苹果、李子、红枣等许多品种,如果孤立地去看,便很难分出它们的冷暖关系。

色彩的冷暖涉及到个人生理、心理以及固有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一个相对感性的问题。色彩的冷暖是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衬托。并且主要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映衬和对比体现出来。

在风景画中,天、地、物之间大的冷暖关系;静物画、人物画中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冷暖关系;

一般而言,暖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暖,背光部分则相对呈现冷光倾向。冷色光正好与其相反。

把握住这些大的冷暖关系,比局部冷暖变化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画面的整体关系与大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