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似机灵,长大后却难有出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资聪颖,智商高的孩子不但学习效率高,而且今后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但是很多家长总是会把小聪明和真聪明弄混,有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习惯只是一时耍的小聪明,但是父母却误以为是真聪明,加以鼓励。这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迷失,对今后的成长发展非常不利。北大校长一针见血的说到,很多孩子从小是有些小机灵,但是这些小机灵没有用对地方,经常靠着花言巧语哄骗父母,这样的孩子今后很难有出息。北大校长也是总结道:如果你家孩子从小就有这几种表现,那就要注意了! 第一种行为,耍小聪明 很多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合胃口,那么就能吃很多,如果饭菜不合胃口,就会想尽办法逃避,甚至将饭菜浪费掉。有的孩子这个时候就会耍小聪明,比如说不喜欢喝汤,吃饭的时候就故意拖拖拉拉的,等父母吃完收拾碗筷的时候,立马用勺子将碗里的汤撒到桌面上或者地上。等父母回来故意装出一副好喝的样子,然后看着父母擦拭桌子,并洋洋得意。虽然这种做法能达到不喝汤的目的,但是这种自作聪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会对孩子的品性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教导,孩子今后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情况,需要家长及时教育纠正。 小编觉得,孩子的小聪明并不是真聪明,真聪明指的是孩子智商高学习能力快,同样的,品德方面也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但是上述这种孩子,靠着欺骗隐瞒达成目的,这根本就不是聪明! 第二种行为,耍小手段 很多孩子不喜欢刷牙,但是无奈父母要求严格,所以也是想出了很多应对方法。有的孩子在刷牙的时候故意将牙膏挤到厕所里冲掉,然后拿着杯子灌满水,装作自己正在努力刷牙,为了表现的更加真实,也是不时用牙刷敲击牙缸,发出咚咚的响声,以此证明自己正在刷牙。各位家长觉得这种小手段是聪明么?这种做法非常幼稚而且非常不懂事,刷牙是为了孩子自己好,如果这点都不能理解,还谈何聪明呢? 小编觉得,很多孩子比较机灵,懂得观察事物发展的模式,并且利用其中的漏洞来欺骗家长。这样的小手段可不是聪明的表现,如果家长不及时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第三种行为,用眼泪骗取宠爱 很多孩子深知,爷爷奶奶是自己的护身符,一旦有什么不想做的事情,只要找爷爷奶奶撒个娇,挤点眼泪就能获得免死金牌。比如说平常不想洗袜子,就和爷爷奶奶哭诉,说自己手疼,一沾水更疼,并且假模假样的去找创口贴。很多时候长辈一时心软,也就让孩子糊弄过去了。 这些举动做法看似聪明,但本质上就是在欺骗父母。用花言巧语和小聪明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聪明的隐患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加以教导,孩子很容易变得好逸恶劳,长大后很容易变得好吃懒做!相信没有哪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今后变成伤仲永吧?这里介绍两个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改正这一毛病! 第一点,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家长平时不耍小聪明,做事雷厉风行讲究诚信,那么孩子有样学样,也会变得非常诚实守信。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在平常的琐事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品性。当孩子耍小聪明的时候,千万不能夸赞,要及时批评指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第二点,耐心教育 当发现孩子有耍小聪明的情况时,一定要耐心教育,过于严厉的批评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让孩子知道是非对错远比打骂要有用的多。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灌输一些正确的三观理念,让孩子意识到,真正的聪明应该是用在学习上的,不是用在逃避享乐上的。 以上两点教育方式你学会了么?小编觉得,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小聪明当成真聪明,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如果从小不加以教导纠正,孩子今后很容易变得贪小便宜不懂上进。要让孩子知道,真正的聪明是用在学业上的,而且比起聪明,诚实守信的品格更加重要。如果发现孩子有耍小聪明的举动,一定要及时教育!不知道你家孩子平常有没有耍过小聪明,你又是如何教育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