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西游记粉丝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没有孙悟空的西游记,唐僧“火”不起来。由此可见,虽说西游记中以唐僧取经为主线,看似唐僧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主角。但不知何时,我们关注西游记,更多的是喜欢孙悟空这一角色。在西游中,孙悟空的人生脱变与转折,似乎都与如来息息相关。如来曾因孙悟空发出三次叹息,而三次叹息更像是对应孙悟空靠自己闯荡出的三重身份的回应。如来的最后一次叹息为何?孙悟空的第三个身份又为何引来如来的叹息,更让如来乃至天庭玉帝、三清都敬畏无比。孙悟空到底做了什么,第三重身份又是什么?彩世界计划app 第一次叹息,是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如来从安全大会回来后,对所有的佛陀菩萨做了一番交代,便一声叹息就此圆寂。其实,如来压服孙悟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染上了诸多因果,必须下界及时轮回来消除这段因果。这时的孙悟空,在他的身上,还背负着“齐天大圣”的名头。虽然齐天大圣在灵山和天庭眼中,那就是一个玩笑。可在下届妖族和小仙、散仙眼中,齐天大圣确实绝对能够唬住人的名头,这代表着孙悟空被天庭承认。 第二次叹息源自真假美猴王那一回,如来出手帮助孙悟空定住了六耳猕猴。眼看着孙悟空一棒子敲死六耳猕猴,如来却不曾出手阻止。最后只能一声叹息,对此不少人不解,为何如来不能出手收服六耳猕猴,让它别给孙悟空捣乱不就行了?其实六耳猕猴并不存在,那只是孙悟空的二心所化,你也可以理解为过往孙悟空的投影。六耳猕猴代表着过去那个真实、猖狂、放荡不羁的孙悟空。不过那个孙悟空显然不符合如来和灵山的利益,而且因为他是二心中的“初心”也叫做“执念心”所化,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所以无法收服。 孙悟空一棒子敲死它,其实代表着孙悟空舍弃了过往的那个自己,从此只有现在的孙悟空和未来的孙悟空了。如来的叹息,叹息的何止是悟空,也包括他自己。若成佛,必先舍弃过往真与假、初心与执念。最终,孙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其实“斗战胜佛”中的“斗”是与己斗,“战”是指毫不推让、迎难而战的意思。胜佛就是可以胜出开悟而成佛的意思。也因此,孙悟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三界中有了被承认的名号和对应的“正职”。 第三次叹息,却也是孙悟空闯下第三重身份,如来为孙悟空的最后一叹。这一叹,没有人知道如来是感慨孙悟空终于悟了,还是感触于孙悟空终于圆了菩提师祖寄予他的厚望,对的起“悟空”二字,又或者如来感叹于孙悟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步步终于走到了那里,见证了他的成就与伟大。孙悟空在与无天的争斗中,为挽救三界化身最后一颗无骨舍利,打败了无天。原来,一切谜团解开了。当初的石胎原来竟是舍利所化,而孙悟空的真身乃是万佛之本的无骨舍利。 最后三界感念孙悟空,孙悟空重新“复活”,成为第十七位万佛之租。最后一重身份,虽非圣人,却不在三清圣人之下。就连玉帝、如来见了,也要恭恭敬敬、敬畏无比。孙悟空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一次次舍弃自我、一次次升华自身。问题来了,孙悟空意义上的老师,究竟是启蒙师傅菩提祖师呢,还是名义上的师傅唐僧?又或者看似没有教导过孙悟空什么,却在孙悟空成长路上,始终关注着他的成长,为他三次叹息的如来呢?到底,你心目中孙悟空的师傅,究竟是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