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选择惩罚型or纠正型?结果大不相同!

 优家教育 2020-10-12

周末,吃完中午饭,儿主动提出要帮我洗碗。

我在书房,刚坐下,准备看书,听见厨房传来“砰铛”一声。

我暗想:坏了,又摔坏东西了。果不然,妹妹跑过来,告诉我:“妈妈,你快去看,哥哥把锅摔坏了。”

我一看,心都凉了。我才买的陶瓷炖锅,才用一次,就英勇就义了。

儿子站在凳子上,不哭不闹,但很恐惧地看着我,两个手还沾满了洗洁精的泡沫。

我轻声地问了一句:“怎么了?”

儿子收到我并不责怪他的信息,“哇”的一声,哭得稀里哗啦。他边哭边告诉我,锅太沉了,手太滑,一不小心就摔坏了。

我赶快跨过一地碎屑,抱着他。儿子再三向我确认:“妈妈,我是不小心摔坏的。”

我一边抚摸着他的背,一边安慰说:“没关系。摔坏了,我们就再买一个吧。”


图源pixabay
 
到了晚上,儿子本该去睡觉,我在书房忙工作,发现他老往客厅走。
 
我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还不睡?十点了。”
 
儿子跑过来和我说:“妈妈,我中午不是摔坏了你的锅吗?我现在有一个好主意。”
 
我说:“什么主意?”
 
他爬到我身上,说:“我可以拿自己的钱,买一个送你啊!”
 
以上内容来自优家老师的朋友圈。

朋友圈一经发布,引来一众会员妈妈的羡慕,都说“这样的儿子太暖了”“这孩子情商太高啦”。
 
也有妈妈私下讨教养“暖男”秘诀:孩子培养得这么好,有什么高招?

这位老师在每周一次的培训会上分享道:也没发现自己的方法有多高明。只不过是在孩子犯错时,给时间让他缓冲情绪,不自乱阵脚,更不随意责怪和谩骂。
 
当然,孩子犯错,接受惩罚是应该的。但大部分父母似乎忘记了,惩罚孩子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孩子去惧怕某件事,而是能从这件事里良性转换。

图源pixabay

01

很多父母信奉孩子该打就得打,不打不成器,尤其对于男孩,犯错后更是异常严厉的惩罚。

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惧,未必理解到底错在哪里。
 
有位网友说,不管犯什么错,等待他的都是鞭打和责骂。他从不敢承认错误,因为真的很害怕很害怕,那种害怕是骨子里的,感觉比天塌下来还要可怕。
 
更糟的是,孩子犯错后为了避免惩罚而选择撒谎或是用更严重的行为来掩盖错误。
 
电视剧《木兰妈妈》中,有个小片段。
视频来源电视剧《木兰妈妈》
小男孩去河边玩,腿上、鞋子上都是水和泥。
 
妈妈发现后,逮着要逃跑的他,大声斥责:是不是去河边玩了?
 
男孩生气地回了句:没有。
 
听见儿子对自己撒谎,妈妈更生气了,也不管周围有没有其他人,抡起巴掌到孩子屁股上就是一顿狂打。
 
边打边说:我是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到河边玩。万一掉到冰窟里,可怎么办?
 
妈妈打儿子的背后,其实是满满的关爱和担心。
 
可是,孩子能接收到这份爱吗?可能只有妈妈的巴掌和凶神恶煞的面孔。
 
回到事件开头,孩子为什么会犯错?《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一章提到:
 
第一,年幼的儿童,对社会和家庭规则还比较陌生,要按成年人标准去做好一件事,大部分情况是做不到的。
 
第二,要儿童学会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不停地练习,也就是言传身教。
 
第三,儿童犯错时,父母的态度,决定改错的程度。

换句话说:孩子犯错,从父母角度看,是孩子自身行为“罪大恶极”;而从孩子角度看,是自身认知有局限,行为结果难以达到父母标准。
 
而惩罚的结果,不是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而是觉得妈妈生气了。久而久之,面对妈妈的怒火,害怕和妈妈相处,并且习以为常的继续犯错。

02

纠正孩子的错误时,他进一步,父母最好是退一步;
凡是孩子能做到,并且可以做好的,父母可以适当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有意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得以“吃一堑,长一智”。
 
在《社会情绪情感发展》一课中,吴臻老师提到心理学把这样的“惩罚”称为“纠正型结果”

所谓纠正型结果,就是促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它与惩罚有一些实质性的区别:
 
1、惩罚型结果:父母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对孩子采取拒绝态度。

纠正型结果:即便孩子行为有问题,仍向他传达他是被爱着的信息。
 
场景举例:孩子玩游戏输了,就耍赖发脾气。
 
惩罚型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粗暴地把孩子拉走,并且骂孩子:“玩不起下次不要玩了!”然后自己大步离开,不再搭理孩子。

纠正型父母——微笑并坚定地告诉孩子:“游戏总有输赢,遵守游戏规则比结果更重要哦。即使你输了,依然是妈妈眼中最棒的孩子。别太难过,再试试吧,下一次也许就轮到你啦。”

图源pixabay
2、惩罚型结果:聚焦犯了错误的“坏”孩子,没有任何改错指导。

纠正型结果:聚焦错误行为本身,对孩子进行正确行为示范。
 
场景举例:孩子踢球砸坏了邻居家的玻璃窗。
 
惩罚型父母——火急火燎赶到现场,看着满地玻璃渣子,大吼:“你是猪啊,说了多少次不要在这里踢球不听,你自己闯的祸自己解决!”

纠正型父母——先关心孩子是否受伤,倾听孩子对这件事的解释以及解决办法,然后和孩子一起清理现场,给邻居道歉并协商赔偿方案。
 
用纠正型结果的方式去应对孩子的犯错,长期受益的不仅仅是家长,更是孩子。他们既能从错误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相比于惩罚带给孩子的痛苦,孩子更喜欢“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变得更好”。

03
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
 
每一对父母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时总是尽可能地阻止孩子犯错,但真正好的教育恰恰是允许孩子犯错。
 
古人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与其纠结孩子犯错的结果,不如花时间去思考、实践孩子犯错后如何引导,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假如你是这样做的,孩子会感激你一辈子。
 
1.孩子犯错,对事不对人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火冒三丈,甚至还会随口说出:“你太让我失望了”,“我不要你了”。
 
这种情绪的发泄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恐惧,他并不能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问题。
 
有个小男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摔碎了玻璃,老师要求赔偿。他一点都不惊慌,反而淡定地告诉了爸爸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为爸爸一直教育他,不许先动手,不许欺负别人,但是有人欺负自己也不要怂,不要怕,任何时候生命和身体安全远比钱重要。
 
图源pixabay
后来两个家长协商,妥善地解决了问题。
 
男孩的爸爸没钱、没文化,但却成了孩子最坚实的后盾,最安全的心理依靠。
 
对于孩子,犯错后被父母抛弃的痛苦,会把他们吞没,根本无法承受。

2.教会孩子为犯错付出代价

真实体验过犯错的代价,孩子才能学会承担,才不会屡次犯同样的错误。
 
贵州8岁的男孩,特别皮,经常惹事,一盒铅笔只能用两天。
 
妈妈多次说教,都不见效果。
 
这次,他不但弄坏了自己班级的班牌,还弄坏了其他班级的,老师让他赔钱。
 
妈妈让他捡垃圾来赔,他背着个绿色大口袋,在垃圾桶里找可乐瓶、饮料瓶等卖钱的垃圾。
  
图源梨视频
体验到赚钱的辛苦,累的腿酸的小男孩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破坏东西了。
 
只有吃到犯错带来的苦,孩子才能长记性,才会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3.进行爱的“唠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认为,真是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也就是有话的。
 
孩子小时,每一次换尿布时的轻言细语,以及充满爱的清洗。
 
每一次拥他入怀时哼唱的摇篮曲,每一次照顾孩子时的唠叨声。
 
都会让孩子产生满足而快乐的记忆,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爱的印迹。
 
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更早的学会说话,更懂得表达自己。
 

长大过程中,经历或是看见事情时,父母的小叮嘱,无形中也会形成孩子内心的准则。
 
他就会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
 
相对而言,男孩比较不懂得沟通和表达,他们更加需要这种爱的唠叨。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掌握着孩子的舵向。
孩子犯错时,也是父母的绝佳教育时机,父母选择惩罚还是纠正型结果,养出的孩子很可能就是熊孩子和暖男的区别。

放大孩子过错的父母,不仅仅会失去教育良机,也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倘若孩子内化成,犯错是不能告诉父母的,这便是失去孩子的开始。
所以,抓住教育良机,做智慧的父母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