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人人都说锻炼好,但已经退休的国家级名中医 徐再春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见过许多在养生道路上走偏的人。他曾说, “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 “40 岁前必须锻炼,50 岁前适当锻炼,60 岁后不锻炼、多保养。” “懒一点”的老人,不会做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轻缓的运动方式,这样其实更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只要做对了,在休息中轻松实现锻炼效果,不费事就能养生。 这套“懒人长寿法”,现在开始~ 休息才是最好的锻炼 1.小憩20分钟:让心脏动起来 研究发现,一周午睡 3 次以上、每次午睡时间小于 30 分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 37%。 2.喝杯热茶,让大脑动起来 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 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天气渐冷,喝杯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加速汗腺分泌,还可以利尿;让大脑随时保持清醒。 3.伸个懒腰,让肺动起来 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增加全身的供氧,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4.吃健康零食,让肠胃动起来 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吃点健康零食,酸奶、水果、坚果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 5.简单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拉拉筋、扭扭腰,或者深蹲、靠墙站立、高抬腿、俯卧撑等都是比较简便易行的运动,还可以练一两组瑜伽或太极,时间不必太长,几分钟就能让身体充分放松。 6.晒太阳,让免疫力动起来 上午 10 点和下午 4 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此时可以散散步,或者边晒太阳边打电话,一举两得。 可以多晒晒背部、双腿和头顶,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 15~20 分钟为宜。 7.发呆5分钟,让精神动起来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缓解焦虑不安,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 25%。 最容易犯的5个运动错误 1.走得多 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会使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细胞活性大大降低。 2.速度快 对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强度就是速度,强度过大容易发生运动伤害。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 3.早起就猛跑 不吃早餐或不补水就出门“狂走猛跑”,会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此外,清晨是心血管病高发期,高危人群应避免清晨剧烈运动。 4.严寒酷暑无阻 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一热一寒,是心脑的“大敌”。目前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运动。 5.靠走路减肥 人体一天中摄入的热量越多,器官负担越重,如果再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器官的负担则翻倍,久而久之,会加快器官衰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