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访蔡澜 | 你是你想象的结果,你是你努力的结果,你是你决定的结果

 为什么73 2019-06-30

蔡澜先生和我认识了差不多接近20年。当年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偶然发现,大名鼎鼎的蔡澜先生居然在他的专栏里,对小梁主持的一个谈话脱口秀节目进行点名表扬,而且表扬好几次,令我很惭愧。

这样一位在香港非常著名,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人物,居然会看一个小朋友的脱口秀。当时我就想,怎么能够认识他呢?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当时我在凤凰卫视的助手,居然和蔡澜先生的助手是同学,于是两个同学就约了吃饭,带上各自的老板。那是一个中午,在蔡澜美食坊,我和蔡先生一见如故。我们俩坐下之后就开始喝酒,他告诉我了很多以前我敢想,或者隐隐地在想,但是不敢去做的事情。

点击视频观看《生命·觉者》蔡澜预告

01

人生啊,一定要多谈恋爱

蔡澜先生告诉我,人生啊,一定要多谈恋爱。当时我们讨论了很多很大尺度的问题,当然是不能够在节目里和大家分享的。我后来发现,还是我人生的限制。

许知远在《十三邀》采访他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他问蔡先生:”你大概有多少个女朋友?有60个吗?”蔡先生在大排挡旁边红光满面地说:“最少吧。从20岁到现在,一年一个,不算多吧。”然后他们仰天长笑。

我记得当时许知远在《十三邀》里面还问了另外一个问题,他指着旁边的一位编导或者制片人说,我们这位朋友很困惑,不知道怎么追女孩儿,蔡先生你有什么建议?哎呀,这个香港同胞,老前辈,活明白的人,才不管你们怎么看他呢。他说,多练习就好了,追不到,先从丑女开始,恋着恋着,就能够越来越好啦。

我受到了巨大的身心灵的冲击,我还是不敢践行他老人家的原则。但是采访他,倒是一直想做的事。所以在新一季《生命·觉者》的访谈里,我就正式地跟蔡先生提出了邀请。

他说好啊,我正好要去趟河南开封。我问他为什么你会去河南开封这个地方?他说河南开封有一家店做了潮州卤鹅,还挺好吃。于是我和蔡先生就约定在河南开封的一个酒店把酒畅谈。

那家做潮州卤鹅的店,为了保持鹅的味道,专门找了三个人护送一只完整的鹅来到我们吃饭的餐厅,在我们面前把这个鹅打开,然后又在旁边开了一个房间,把这个鹅精致地切好之后直接送过来。

我看着这样的画面,居然闪过一个念头,这难道不是我期待的人生吗——你可以走到一家喜欢餐厅的门口,对这家餐厅的老板说,“嗯,年轻人你做的不错”,手起剪落,剪个彩,然后工作就做完了。

工作的间隙,还可以对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进行一番人生教导。而我就是那一个小朋友。

02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坐在蔡澜先生旁边,向他请教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赚钱、恋爱、生活、突围、改变命运……

你就会发现,好像在他那里没有什么不能够问的问题,也没有什么他不能回答的。大致来说,在他的口中是一种快意的人生恩仇。蔡先生给我看他最喜欢的一幅书法作品,叫「可以」,是啊,人生有什么不可以。

我问他当年作为一个三级片监制的体会。年轻的时候,蔡澜先生曾经在邵氏影业工作。有一段时间,经济萧条,电影行业受到冲击。于是邵氏影业准备开始投拍三级片,请了蔡澜先生来做制片人、监制,本质上来说就是找剧本、找演员,定下这个片子的框架。

后来我问他,那你有没有近水楼台呢?他仰天长啸,说当你慢慢老了你就不用那么介意这个话题了,没有说肯定,也没有说否定。以后我老了,面对年轻人问这种没有深浅的问题,也仰天长啸,说年轻人,你长大就明白了。

我问他,你是如何从一个电影人最后变成了一个美食家的?他说你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爱好,但是如果你很认真地对待你的爱好,去钻研它,你就会成为专家。终有一天,你的爱好会变成你赚钱的本事。

03

在他的快乐与逍遥之外,同时有一个非常严谨而认真的生活

我们看到的蔡澜先生,是如此的惬意与放达,但是你知不知道,人家一天要写四篇专栏。他每天在微博上面的更新速度,频次比我还要高得多。老人家一边在玩,一边也在非常认真地工作。

一天四篇文章很不容易,他经常都是在飞机上开始写,写到飞机落地,两篇写完。而且他还不敲字,完全手写,写完了之后再传真给编辑,编辑编好排好之后再传真回来,他改完之后再传真回去。他仍然保持着像巴菲特一样的生活习惯,用传真而不用邮件。因为他觉得,文字要靠手写,才能真正地传递那种情绪和况味。

而今天小梁已经不会用笔来写字,你过去看到的我的书,绝大部分都是口述的。我们已经退化到只能用嘴来写作的地步。

蔡先生在他的快乐与逍遥之外,其实平行地进行着一个非常严谨而认真的生活。我计算了一下他每天的工作量,他常常要在自己的餐厅里接受采访,80岁了还要创业,做一家越南牛肉河粉店。

为了熬出最好的一口汤,不断地尝试,味道不对,倒掉再熬,再熬,熬到终于不用加任何的香精调料,你会感觉到那口汤是甜的。

广东人形容食物好吃,就会说“好甜”,“这个菜好甜,这个汤好甜”。这个甜不仅仅是我们平常说的吃糖的那种甜,它包含了清香、生津、止渴,还有带来身心一系列高潮体验的综合反应。

04

做到自己想做的那个样子,就不会后悔

我们在采访蔡澜先生的第二次录制过程当中,去到了他位于香港中环的那个铺面。街对面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家传统的顶级的餐厅,叫“庸记”,旁边是“翠华”。

蔡澜先生的这个铺子,大概一个月的租金要150万左右。这个铺子的主人,也是一个放荡任性的人,把那个铺面足足空了两年,他看不上眼的人他就不租,一年一千多万的租金就放在那儿,放两三千万就等着有一天合适人的出现。

蔡澜先生说,我看他放了两年,实在忍不了了,说我来做个餐厅吧,这就是他后来做的那个越南牛肉河粉店。

为了做出符合他觉得好的品质的河粉,他居然在商业铺面里面放了一台河粉机——自己熬米浆,自己做河粉,自己把河粉切成一条一条的。那一个用来摆机器的位置,大概一个月也要几十万的租金,他就放在那里。他说如果做不出最好吃的牛肉汤和河粉,我还做来干嘛呢。

老一辈的大师们,身上都有这样一种极其任性的专注。他就是为了做到自己想做的那个样子,做到不后悔。也许做出来之后仍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对于他来说,那已经是他能力的最极限了。

05

不管谈多少次恋爱,你都不可以不认真地去谈

接着我们聊到了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

蔡澜先生说,最重要的是你要认真,不管谈多少次恋爱,你都不可以不认真地去谈。当我听到这段话的时候,环顾四周,旁边的导演、摄影师脸上都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对镜观心啊,也许我们可以在别人脸上看见自己的内心吧。

我们也聊到了他对于钱的看法。蔡澜先生说,一个人怎么能够不挣钱呢,你不挣钱怎么买礼物给女朋友呢,你不挣钱你怎么可以生活呢,而且你不挣钱你怎么能花钱呢。

我看着他说,蔡先生,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不可以给我们的同学上一门课?他说有机会的话可以啊。我问他您会教什么?他说我想教怎么花钱的艺术。

然后他把身上的一件长衫展示给我看。很热的夏天,那件长衫很透气,他说这是一种在日本很少有的丝绸,很透气的同时又不会皱,而且还很挺。他说为了这件长衫,你就一定要懂得欣赏它和尊重它。

我问他,你每天吃那么多好吃的,你不担心下一辈子没得吃吗?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上辈子被饿死的。这叫“心无挂碍,完全超越”。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我已经忘记了,我只能在未来《生命·觉者》的片子里呈现给大家。

06

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拧巴的人

当我们拍摄结束以后,我陪蔡先生在中环的街上走了一圈,几乎每一个铺面的老伙计们都认识他。

他带着我们去吃雪糕,他说有一个店的榴莲雪糕非常好吃,就在他们那个河粉店的后面,背靠背。它的榴莲雪糕,会让你分不清楚这到底是雪糕还是榴莲,还是加了一点雪糕的榴莲,还是加了一点榴莲的雪糕。当时我们一人弄了两球,哇,满屋飘香。

然后又去了他最喜欢的眼镜店修眼镜。很小很小的一家眼镜店,几个老伙计,平均年龄都六七十岁了。你可以看着他们共同成长过的那些经历,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成熟社会将来会呈现的样子吧。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如果小梁运气好的话,你会发现我还在这里讲着一些我的见闻、读过的书。你从小梁的变化里,也许你会看见你的变化——你终于从一个中学生变成了一个奶奶,或者爷爷。而小梁也终于变成了老小梁。梁老肯定是不能做的,充其量做个老小梁。

有一天我和吴伯凡聊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说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个行为艺术,让我们成为大家的时代的尺子,你们可以在我们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变化。偶尔听一听我们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五十年前做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哦,时光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

当我们把话筒摘掉以后,我问蔡先生,我说根据我学过的粗浅的相学的知识,像您这样的人,应该是那种很严谨,甚至有一点苛责的人。你怎么变成一个如此放达的人呢?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拧巴的人,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拧巴的人之后,我开始主动地进行改变。我说有用吗?他说有用啊,我就改过来了。我真的把自己的性格改成了另外一个人的性格。

这是我最有价值的一个访谈。

原来我命在我不在天,你是你想象的结果,你是你努力的结果,你是你决定的结果。

06

你也可以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走在香港拥挤的中环的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在这个繁华、拥挤,六七百万人的香港,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一路走来,走在一个属于他的香港,他也属于香港,他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属于他。

这个时候,小梁有一种深深的幸运感——我有幸见到了完整地走过自己这些人生的前辈,从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信心。老师的作用就是信心,他告诉你人就可以活成这种状态。

在太安私塾里,我希望和同学们彼此地以诚相待,看见每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变得更好的可能。

我们之所以能改变自己,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相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自己,这样一个真相,“诸法无我”。人生是一个铁环,或者说一个圆环套着一个圆环的情景。

我在日本很多庭院的旁边看见,房檐四角会垂下来一串圆环,引雨水下行。圆环与圆环中间并没有一根固定的铁丝,这仿如我们的生命,只是一个又一个小的圆环套着,形成了好像连贯的人生,但其实它们是每一个独立的圆环。

那一个没有中间串着线的圆环的连接,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所以任何时刻,你都可以借由自己的决定去打造一个新的圆环,你不需要考虑那一个所谓的固定的自我。

当你确信没有固定自我的时候,你那一个变化的我,一个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就涌现出来了。太安私塾,希望你可以透过自己的决定、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练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尽管那也是一个被你设计出来的结果。

期待太安私塾第六期,能碰见那一个即将成为更好的你的同学。

我们8月底,自在喜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