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诞生到现在已经有46亿的历史,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一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就是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事件。 说起恐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生活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时代的一种巨大的生物,是当时地球的霸主。恐龙的历史是非常漫长的,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约1.6亿年,远远超越了大部分地球生物。 如此强大的地球霸主最后却迎来了灭绝,现代很多科学家认为导致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就是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它的威力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1万倍。 如此巨大的撞击力量能够让恐龙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吗?事实上当然不可能,如果真的让地球生物一瞬间灭亡,那就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了,而是行星撞击地球,可能现在地球就不会再有生存的存在。地球能够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之后,还能够继续活下去,再次诞生更多的生物,说明当时的小行星虽然对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却不足以将地球毁灭。 事实上,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并不是特别大,它之所以能够能够让恐龙灭绝,主要原因主是它撞击的位置不同,如果小行星撞击到海洋中,虽然也会引起巨大的海啸,但是却不足以将恐龙灭绝,恐龙还是能够生存下来,说不定还能够好好地活到现在。 非常不幸的结果是,小行星撞击到了陆地上,这威力和危害就要大很多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巨大,但是恐龙却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灭亡,而是再后来慢慢灭绝,那么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又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才灭绝? 根据科学家对恐龙的考古研究,发现恐龙在6500万年前,是一种全球性的生物,也就是恐龙遍布全球。如此广的分布,小行星撞击的只是某一个位置,那自然无法让恐龙一下子就灭绝,那恐龙到底是如何灭绝的?事实上真正引发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陆地后导致的全球生存系统崩溃,恐龙被饿死的。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在6500万年前的在白垩纪晚期,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如今的墨西哥地区,这个地区至今还留有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也是科学家推测导致恐龙大灭绝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直接证据。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巨大的能量让周围的物质一瞬间化为灰烬,如果当时周围有恐龙,它们肯定会随之被毁灭,但是远离撞击点的恐龙,灾难并没有马上到来,恐龙感觉到的只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声响。 撞击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不仅引发了大海啸,还把大量的高温碎片及灰尘吹向大气层,引发全球性的火灾暴风,慢慢地球大气层被灰尘覆盖,阳光被遮挡,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下降。没有阳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开始大面积枯萎死亡。 没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龙和动物饥饿而死,没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的恐龙没有了食物来源,也慢慢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灭绝。不仅是恐龙,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未能幸免于难,小型的陆生动物,可能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最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那么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到底又在地球上生活了多长时间呢?有人可能会认为又活了几十年,几百年,事实上远远没有这么多。恐龙可能只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年的时间就灭绝了,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大量灰尘遮盖太阳并不会持续很久,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这些灰尘就会慢慢消散,然后阳光再次普照大地,地球生物就会再次活过来。 只要生物能够挺过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几年时间,就会迎来转机,这种转机只有一些小型动物由于需要的食物不多,顽强生活了下去。而恐龙这种大型动物,一旦没有了食物,很难顽强地生活几年,自然也就没有挺过去,先后在撞击后的几年内灭绝。 这其实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现在地球陆地生物,没有像恐龙那样的巨大动物,原因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事件,让大型的陆地生物都灭绝了,活下来的也是一些小型动物,后来慢慢进化才有了现在的动物世界,它们都是从6500万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活下来的小型动物进化而来,自然个头也不大。 恐龙大灭绝事件告诉我们,小行星撞击是威胁地球生物生存的巨大威胁,要知道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数量多到无法估计,虽然小行星撞击的概率非常小,可是一旦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迎接地球和人类的有可能就是毁灭,地球有可能会在毁灭后再次重生,但是生命一旦灭绝那就真的消失了。 正是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很大,这些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积极研究探索防御小行星的技术和方法。防御小行星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通过撞击让它偏离轨道,不会撞击地球,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摧毁。两个方法中,第二个对科技的要求最高,人类现在还没有什么武器能够做到,或许只有威力巨大的激光炮才能做到,这离我们还很遥远。 第一方法通过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是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未来一旦有小行星向地球撞来,我们就可以发射撞击飞船,让飞船高速撞向小行星,计算好角度和撞击力,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一个飞船不行,那就两个,三个,总能将小行星给撞偏。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通过飞船撞击小行星改变轨道,目前我们的技术还无法做做,尤其是直径达到几十公里的小行星,目前我们仍然没有能力改变它的运行轨道。只有当人类的能源技术再次获得突破,飞船的动力更加强劲的时候才有可能依靠更高的速度和撞击力改变小行星的轨道,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